造塔功德
壹、關於佛塔
一、塔的歷史典故
佛塔,梵文譯名是窣堵婆(STUPA),略譯作塔婆、浮圖、佛塔等,意譯為高顯處、功德聚、圓塚、塔廟等,是「頂」、「土堆」的意思。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築物,後來涵義則擴充至紀念佛陀生處、成道處等聖跡,或安置佛菩薩聖像、高僧遺骨等作為禮拜、建築之用的建築物。
佛塔的起源,可追溯到釋迦牟尼佛以前。佛典如《四分律》、《五分律》等都曾提及地下有迦葉佛古塔之事;而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也曾經供養佛的髮塔、爪塔。在佛陀涅槃後,弟子們因為緬懷、紀念,而將舍利建塔供養。《十誦律》說:「爾時閻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佛初般涅槃後起十塔,自是以後起無量塔。」
經典中記載,佛陀入滅後火化的舍利,當時有八個國家皆欲爭取而生紛爭,後來以分為八分,平分而作結。八國後來即將分得的舍利,個別建塔禮敬供養。
在阿育王時代,信奉三寶的阿育王又把佛之舍利安奉於許多新建的塔內。據稱阿育王得到了「非人」的協助,一夜之間在許多地點建成了共八萬四千座塔。阿育王信仰與護持佛教,使得造精舍、建舍利塔,成為一時風尚。 八善逝塔
八善逝塔是將佛陀涅槃後所留下的舍利子、聖骨等,分葬於佛陀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涅槃處等一生八種事蹟之所,並於所在之地分別造塔,以為紀念佛陀一生行誼,供人禮拜圍繞瞻仰。其個別意義如下:
聚蓮塔(蓮聚塔)──紀念佛陀降生人世時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下便生出蓮花的殊勝經過。
菩提塔──紀念佛陀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而建。
法輪塔──紀念佛陀在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向五比丘宣講四諦法義;這是傳法吉祥的象徵,故又名吉祥塔,亦稱四諦塔。
神變塔──紀念佛陀顯現神變調伏外道而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有外道六師施出各種手段向他進攻,本師便示現各種神通,降伏了外道的攻擊,令其折服皈依。 天降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升兜率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後,重返人間而建,亦稱降凡塔。
和合塔──佛陀在世時,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導致僧團分裂,本師便親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開示,令僧團重新團結一致。此塔是為紀念該事跡而建,又名和解塔、和平塔。
勝利塔──紀念佛陀證達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或曰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降伏魔軍。
涅槃塔──紀念佛陀肉身示滅涅槃。
在後世,這套八座佛塔之風格,被套用於很多佛塔建築上,有單一出現的,也有八座同時修建的。而其相關典故,則可見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於本座復入師子奮迅三昧,現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如來於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名諸菩薩遊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餘他界。
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
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波羅奈國鹿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安達羅國曲女城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眾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闍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毘舍離國菴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拘尸那國跋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如是八塔,大聖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恭敬,為成佛因。如是音聲及諸塔影,而於三世難思議事,悉皆影現大光明中。
一切眾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世尊八寶塔,諸天龍神常供養, 金剛密跡四天王,晝夜護持恆不離。 若造八塔而供養,現身福壽自延長, 增長智慧眾所尊,世出世願皆圓滿。 若人禮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議, 二人獲福等無差,速證無上菩提道。
二、塔的形制與意涵
佛經有云:本師釋迦牟尼親自向阿難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規格,並以袈裟疊為四層正方,上置覆缽及錫杖以示。
藏傳、南傳、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規格、比例及表義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風及空五大元素)。在佛塔中則安奉聖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以令繞塔及頂禮者積集功德。
塔能夠體現佛的法身,因為它既藏著佛陀生身舍利,又藏佛陀法身舍利(經卷),也與佛像、佛經有相同的地位。佛塔代表佛陀的聖意、法身,而且佛塔的每個部份都揭示了成佛之道。
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層基台則代表十善業、三階代表三寶、獅座代表法住於世、蓮座代表六度、基座四角代表四無量心;整個佛塔則代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內的六十名數。
佛塔的形狀具有重大的意義,從佛塔的底部到頂部,把整個菩提道表現出來,包括基(世俗和勝義二諦)、道(方便和智慧)和果(成就佛清淨的聖身及聖心)。
寺院裡常可見到塔的建築,而造塔的原因也很多,並不一定是為了收納敬奉舍利。《長阿含經》云:「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國行人皆見法王塔,思慕正化,多所饒益。」說明了造塔,是為了使人不忘佛陀教誨的另一層意義。
《法苑珠林》內則提及:「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若是凡夫比丘有德望者,亦得起塔。」「表人勝」是表揚德高望重的人;「令他信」是為了要使人見塔生起信念;「為報恩」則是要報答佛、師等恩德。
《無垢光所問經》云:即使是夢到佛塔、看到佛塔、或是聽到佛塔上的鈴聲,甚至鳥兒、蒼蠅被佛塔的影子遮到,所有的惡業、煩惱障和所知障,包括五無間罪等,都得以淨除。這些有情將永遠受到諸佛的護佑。諸佛如來會留心引導他們,證得徹底清淨的佛果,令他們住於不退轉的境界。
佛在經中解釋:為亡者建造佛塔特別有利益,能夠令亡者立即超拔惡趣(地獄、餓鬼或畜生道),轉生善趣,有機會值遇佛法。建造佛塔也有助於治癒重病患者,而且毫無疑問,這將累積無量的功德,並帶來成功與安樂。
觀想佛、塔及其他強力的聖境,具有療癒力。光是見到聖境,就具有強大的力量裨益內心,帶來大淨障。因此,也可以把佛塔或佛像,當做禪修的對境。
以下將一一整理關於建塔、繞塔、敬塔的相關做法及利益。
貳、繞塔
一、繞塔的利益
◎在《右繞佛塔功德經》中,說明了繞塔共有以下種種利益:
﹝1﹞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
﹝2﹞所生之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
﹝3﹞於一切生處常不失念慧。
﹝4﹞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儀貌常端正,見者皆欣仰。
﹝5﹞住天人中,福德、壽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
﹝6﹞或作大長者,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吝心,廣行布施;或作婆羅門,通達戒律及教典。
﹝7﹞或作轉輪王,或作正法王,威勢自在。
﹝8﹞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
﹝9﹞從天上捨壽後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在母胎中不染垢穢。
﹝10﹞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父母及親戚眷屬皆愛念,一切共鞠養。
﹝11﹞經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乃至證得獨覺或作天人師。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或右遶,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消滅。《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一切如來於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誠實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於此塔種植善根,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若於此塔一禮拜、一圍遶,必得解脫;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塔及形像所在之處,一切如來神力所護。《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法苑珠林》內引述《提謂經》云:
旋塔得何等福?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何等為五?
一、得端正好色。何因緣得端正好色?由見佛像歡喜故。
二、得聲音好。何緣得聲音好?由旋塔說經故。
三、得生天上。何緣得生天上?由當旋塔時意不犯戒故。
四、得生王侯家。何緣得生王侯家?由頭面禮佛足故。
五、得泥洹道。何緣得泥洹道?由有餘福故。
◎《法苑珠林》內引述《賢者五戒經》云:
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滅三毒,一貪二瞋三癡。
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又諸佛有無量無邊勝福德故,無量無邊大智慧故,無量無邊三昧解脫等,種種希有功德法故,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法」繞塔,所得功德,如佛在世等無差別。
佛經中有一件記載:一隻蒼蠅為追逐糞便的臭味,無意中飛行繞了佛塔一周,因為這無心中造下的繞塔善行,它在後來生中轉生人間,更成為佛陀的弟子!由此可見,佛塔是一種具甚廣利益的聖物。如果能懷著善心,發願利益其他有情,所帶來的善報勢必更大,感應也更迅速。
只要和塔有任何些微的接觸,都可得到相當大的利益,所以不論是人、蒼蠅或豬,也不論他們的發心動機和心態,即使一絲微正向之心,都可得到相當大的利益。
過去舍利弗也曾請佛陀開示繞塔的功德,佛陀開示所謂繞塔的功德,是從身的繞塔、語的繞塔、意的繞塔上獲益,而不只是限於身體的繞塔而已。在身的繞塔方面,是指身體參與任何舍利塔的事情,如建塔、修復舍利塔、供養舍利塔等等,即身的繞塔。廣義而言,語的繞塔是指持頌,特別是與兩尊無垢本尊相關的秘密咒語,或念誦與舍利塔相關的祈願文,如某地某人聽聞建造了某舍利塔,此殊勝建造致生歡喜之心等等,即語的繞塔。在意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乃不可思議的功德之源,使得眾生能有機會體驗智慧。繞塔並非僅是身體的繞塔,同時象徵更大的意義。
塔之建造、供養以及頂禮,展現我們對塔的敬意等等,均能獲得巨大的功德。即使我們只在心裡,對他人建造塔的功德生起一點點隨喜之心,都能獲得無量的功德。
帶放生動物繞聖境,也是實際幫助牠們的一個方法。例如,每次帶著裝有一百隻蟲的容器,繞塔或其他的聖境一圈,就是向一百隻動物,布施最大的禮物——佛果。每次帶一千隻蟲繞一圈,就是布施佛果給一千位有情眾生。
繞行殊勝的聖物,目的都是為了斬斷眾生的生死輪迴,並使出世間的智慧輪常轉不息。依於任何聖境、善逝的聖身語意,此人與一切有情化現等同這世界的微塵數那麼多的身體,然後以身語意三門,本著恭敬及依止心而繞行,以斬斷輪迴三惡道的肇因。
繞行聖境,除了帶來深入的康復之外,也促使我們實證整個菩提道,成就圓滿佛果的無比安樂。
二、繞塔的步驟
﹝1﹞發心
以菩提心為基礎,思惟生命的意義;是淨除往昔所造的不善業。
成佛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因此我將繞行佛塔,以此善的發心,將成為成佛之因、解脫之因、未來安樂之因及解脫未來苦之因。
觀想十方諸佛、菩薩、聖眾、上師、聖物、佛塔大放光明,及帶領六道眾生繞行大塔,淨除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惡業。「身」繞行──持咒,「語」繞行──願成就所持咒之本尊成就,「意」繞行──方便法觀想。
﹝2﹞繞行佛塔的增長咒
每唸誦一遍可增長功德一千遍。
甕 拿模巴嘎瓦爹 惹那給突 惹札雅 達他嘎達雅
嗡 南無巴嘎瓦爹 惹那給突 惹札雅 達他嘎達雅
阿哈爹 三藐三菩達雅 達雅他 甕 惹內 惹內
阿哈爹 三藐三菩達雅 達雅他 嗡 惹內 惹內
瑪哈 惹內惹那 比札雅 梭哈
瑪哈 惹內惹那 比札雅 梭哈(七遍)
第一圈 為地獄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地獄道眾生。
第二圈 為餓鬼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餓鬼道眾生。
第三圈 為畜生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畜生道眾生。
第四圈 為人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人道眾生。
第五圈 為天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天道眾生。
第六圈 為阿修羅道眾生而繞,並迴向給阿修羅道眾生。
第七圈 為教法長久住世而繞,並迴向給上師、聖者、傳承祖師。
﹝3﹞迴向文
願所有的災荒,水災、地震、火災、颱風等,立刻永遠平息。願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飲食及日用物資豐足。願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4﹞功德增廣咒
敬禮毗盧遮那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三遍)
敬禮菩賢菩薩摩訶薩(三遍)
答雅他 甕 本札 知雅 阿哇 波塔 尼 梭哈
答雅他 嗡 本札 知雅 阿哇 波塔 尼 梭哈
甕 杜如 杜如 札雅 穆些 梭哈
嗡 杜如 杜如 札雅 穆些 梭哈(七遍)
炯滇疊 碟心謝巴 札炯巴 揚大巴 左悲 桑給 窩哇噹
炯滇疊 碟心謝巴 札炯巴 揚大巴 左悲 桑給 窩哇噹
孟蘭 湯卻 惹杜 竹貝 嘎缽拉 恰策洛
孟蘭 湯卻 惹杜 竹貝 嘎缽拉 恰策洛 (次數多多益善)
三、繞塔的注意事項及經證
﹝1﹞繞塔有五事:一者、低頭視地;二者、不得蹈蟲;三者、不得左右顧視;四者、不得唾塔前地上;五者、不得中住與人語。
﹝2﹞佛言:旋塔有三法:一、足舉時當念足舉;二、足下時當念足下;三、不得左右顧視唾寺中地。右遶者:經律之中制令右遶,若左遶行為神所呵。⋯⋯常行三匝者,表供養三尊、止三毒、淨三業、滅三惡道、得值三寶故。
﹝3﹞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滅三毒:一、貪;二、瞋;三、癡。
(以上整理自《大比丘三千威儀》、《法苑珠林•旋繞部》、《諸經要集•旋遶緣》)
參、造塔
建造佛塔是淨除惡業、障礙及累積廣大功德的有力法門,不但能夠令自己證悟菩提道,而且能夠圓滿地饒益無邊如虛空般的受苦有情,使他們解脫,並引導他們證得無上安樂的佛果──這是我們人生終極的目標。建造佛塔,你可望成為大乘密續教法的轉輪持明者,而且你會具有神通,通曉佛陀所有的教法。死後不會墮入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而會轉生為國王。在世間你將如旭日東昇的太陽,諸根完具、身形姣好;能夠憶念過去世並了知未來世,而且多聞、不健忘。
一、造塔的功德利益
◎佛塔代表佛陀的聖意──法身。造塔是淨除惡業、障礙及廣積福德資糧的極具威力的法門。
﹝1﹞若造塔千尊,必能成為大乘密續教法的轉輪持明者,必得神通智,徹知一切佛法。
﹝2﹞命終不墮惡趣(地獄、餓鬼、畜生),必生為王。
﹝3﹞猶如日出,光明普照,將會六根圓具,色身莊嚴。
﹝4﹞一切生處常憶宿命,必能憶念過去及預知未來世。
﹝5﹞必能廣聞且不忘失。
﹝6﹞常見諸佛,恆為如來之所攝護。
﹝7﹞若為亡者造塔,應時能令亡者離惡道苦,生天受樂;或稱彼名,依法寫《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置佛塔中,如法供養,亦令亡者得離惡趣生於天上,乃至菩提,不墮惡道。
﹝8﹞或有短命或多病者,應修故塔或造小泥塔;命將盡者,復更增壽。諸病苦者皆得除癒,能治癒重病。
﹝9﹞諸吉祥事無不成辦,一切所願皆得滿足。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記載,若以清淨心造作佛塔,其功德為:
﹝1﹞於此生中,不為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
﹝2﹞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
﹝3﹞無淨戒者能夠淨戒滿足,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清淨者能令清淨,破齋戒者齋戒復生。
﹝4﹞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悉得消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
﹝5﹞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四大天王常隨擁護。
﹝7﹞即使佛塔毀壞,變作微塵,風吹一塵散落他處,塵所經過山林河海,一切眾生觸到此塵者,永更不受雜類之身,捨身受生常得見佛。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提到,自作、教人造塔,皆得成就廣大善根福德:
﹝1﹞命若短促,便得延壽;臨終時得見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佛。
﹝2﹞常為一切諸佛憶念,且授記生極樂世界,壽命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歲。
﹝3﹞得五神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4﹞飛鳥、畜生之類,至此塔影,當得永離畜生等惡趣,乃至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若五無間罪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或在塔影,若遙見佛塔,或聞塔鐘聲,或聞其名,此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罪障皆得消滅。
◎真金百千擔,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團泥,敬心治佛塔。《僧祇律》
◎佛告阿難:昔迦葉佛入涅槃後,有迦翅王收其舍利,造四寶塔。時有長者,見豎塔棖,心生隨喜,持一金錢,安著塔下,發願而去。緣是功德,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常有金錢,受福快樂,乃至今者,遭值於我,出家得道。《百緣經》
◎若有有情,能於此塔,一香一華,禮拜供養,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時消滅,生免災殃,死生佛家,若有應墮阿鼻地獄,若於此塔,或一禮拜,或一右遶,塞地獄門,開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處,一切如來神力衛護,若人暫見是塔,能除一切災難,四大天王與諸眷屬,晝夜衛護,二十八部大藥叉將,日月五星,幢雲衛星晝夜護持。《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若於佛法僧供養一香燈,乃至獻一華(花)則生不動國。善守佛僧物塗掃僧佛地,造像塔如拇指,常生歡喜心,亦生不動國。此即淨土常嚴,不為三災所動也。《涅槃經》
二、造塔的相關經證
﹝1﹞若人起大塔,如來生處、得道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若人聚小石積為塔,此二福德等無異耶。
﹝2﹞有四種人應起塔:一、如來;二、辟支佛;三、聲聞;四、輪王。
﹝3﹞有八人得起塔:一、如來;二、菩薩;三、緣覺;四、羅漢;五、阿那含;六、斯陀含;七、須陀洹;八、輪王。若輪王以下起塔,安一露槃。見之不得禮,以非聖塔故。初果二露槃,乃至如來安八露槃。八槃以上,並是佛塔。 (以上整理自《法苑珠林•興造部》、《阿毘曇毘婆沙論》)
肆、禮敬佛塔
﹝1﹞掃塔上有五事:一者、不得著履上;二者、不得背佛掃塔;三者、不得取上墡土持下棄;四者、當下佛像上故花;五者、當且過澡手,自持淨巾還。掃塔下有五事:一者、當先灑地;二者、當使調;三者、當待燥;四者、不得逆掃;五者、不得逆風掃。《大比丘三千威儀》
﹝2﹞若有眾生淨心供養眾僧,掃如來塔,命終生意躁天。身無骨肉亦無污垢,香氣能熏一百由旬,其身淨潔猶如明鏡。《法苑珠林》
﹝3﹞若有眾生識於福田,見有佛塔風雨所壞,若僧房舍,以福德心塗飾治補,復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終生白身天。其身鮮白,入珊瑚林,與諸天女五欲自娛,業盡還退。若生人中,其身鮮白。
﹝4﹞ 若掃僧房地如一閻浮提,不如掃佛塔猶如一掌處。《成實論》
﹝5﹞掃佛塔有五法:一、水灑地;二、除去瓦石;三、平正其地;四、端意掃地;五、除去穢惡。
﹝6﹞ 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香一華,禮拜供養,右遶行道,由是功德,官位榮耀,不求自至。壽命富饒,不祈自增。怨家盜賊,不討自敗。怨念咒詛,不厭歸本。疫癘邪氣,不拔自避。善夫良婦,不求自得。賢男美女,不禱自生。一切所願,任意滿足。況有眾人,或見塔形,或聞鐸聲,或聞其名,或當其影,罪障悉滅,所求如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7﹞《緇門崇行錄》云:「唐.子鄰,範氏子,母王氏,不信三寶,鄰逃東都依廣受寺慶修律師出家,忽思親歸甯,父失明,母已故三載。因詣嶽廟敷坐具,誦《法華》,誓見嶽帝,求母生處。其夜嶽帝召謂曰:汝母禁獄現受諸苦,鄰悲泣請免!帝曰:可往鄮山禮育王塔,庶可救也!鄰即詣塔,哀泣禮拜,至於四萬,俄聞有呼鄰聲,望空中見母謝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倏然不見。」
伍、關於佛塔的經典故事
一、須瑞迦塔的故事 ── 繞行聖境的利益
從前有個叫做須瑞迦塔的人,他到了八十歲時,才發願跟隨舍利弗尊者出家。然而舍利弗經過審查之後,他找不到須瑞迦塔有出家為僧的業,就對他說:「在寺院中,出家人一般必須學習,如果沒有辦法學習,就要服事其他的僧眾,做清掃工作等等。你太老了,如果出家為僧,既不能學習,又不能工作。」因此,舍利弗拒絕為老人剃度。
為此須瑞迦塔感到十分苦惱,哭了又哭。佛陀以遍智心恆時照見一切有情,於是他便出現在老人面前,問他出了什麼事。
須瑞迦塔說明了情況之後,佛便告訴他:「舍利弗還沒有圓滿智慧和方便兩種資糧。我已經圓滿兩種資糧,而且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具有出家為僧的業。」
佛向須瑞迦塔說明,在無法計數的過去世之前,他曾經有一世是一隻蒼蠅,繞行過一座佛塔──那隻蒼蠅尾隨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因而很幸運地繞塔一周。
雖然蒼蠅不能辨識佛塔是聖境,也不知道繞塔會造下成佛的因,但牠不經意的繞塔,仍然淨除了惡業,造下功德,形成安樂因。蒼蠅繞塔的行動,完全出於貪著牛糞的氣味,動機完全不善。然而,基於聖境的力量,牠的繞塔變成善業。佛說明了須瑞迦塔出家為僧的緣由,來自繞塔的微小善業。
後來,須瑞迦塔終於得入佛門修行,並得道成為聖者。他之能夠出家,是因為前生身為蒼蠅時,所造的微小善業。那隻蒼蠅根本不曉得佛塔是聖境,可以淨化內心,只是出於貪欲,追逐塔周圍的牛糞氣味,而完成繞塔。然而正因為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
二、獼猴模仿造塔寺
佛陀在羅閱祇國的時候,曾派遣一位名叫須漫的羅漢,拿著佛的頭髮和指甲,到罽賓國建造塔寺。塔寺建好之後,寺裡五百羅漢,經常早晚到塔前燒香,繞塔禮拜。 當時附近的山,住著五百隻獼猴,牠們看到羅漢供養塔寺,就也學著到溪邊背負泥石,又到林中搬運粗大的木材,開始建造塔寺,建好之後早晚禮拜,就像那五百羅漢一樣。
有一天溪水暴漲,五百獼猴來不及逃走,都淹死在水裡。由於牠們建佛塔、禮拜繞塔的因緣,死後轉生到第二忉利天上。五百彌猴成為天人後,他們心想:「為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呢?是什麼功德使我們得生天上,成為天人?」
他們用天眼觀察,才知道是自己模仿羅漢,建造佛塔禮拜的功德,使他們被洪水淹沒卻得生天上,他們心想:「沒有從前的猴子,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應該下凡去報答以前的肉體之恩啊!」於是五百天人帶著寶花、妙香等從天而降,來到自己過去的屍體旁散花、燒香,繞屍體七圈。
當時有五百位不信因果報應的婆羅門,他們看見這麼多天人恭恭敬敬地繞行獼猴腐爛的屍體,不禁好奇地問:
「諸位天人,為什麼你們要供養一堆腐爛的屍體呢?」
天人們鄭重告訴婆羅門:「這些獼猴的屍體,就是我們過去的身體呀!」然後天人們將五百獼猴效法五百羅漢的事,詳細講給五百婆羅門聽,再教化婆羅門捨棄邪念,信奉佛法。
他們對婆羅門說:「只是效法羅漢建造塔寺,就能轉生為天人,如果我們能親自到耆闍崛山禮拜供養佛陀,獲得的福德將更無邊無量!」
五百婆羅門聽了,也都欣然皈依佛法,並深深感激五百天人度化之恩。他們跟隨著五百天人到了佛陀的住所,五體投地,散寶花、燒妙香地供養。
五百天人禮拜佛陀後,向佛陀詢問:「世尊!請問我們前世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而生為獼猴?又為什麼我們雖然建造塔寺,後來卻被洪水淹沒?」
佛陀告訴五百天人:「從前有五百個少年婆羅門,結伴入山修道。當時山上有一個沙門,想用泥土建造精舍,便身輕如燕地飛下山谷取水。五百少年婆羅門看了,嫉妒他的神通,一起譏笑他說:『看這沙門上下跳躍,多像隻獼猴啊!』
沙門聽了他們的話,也不生氣,只是繼續取水。後來有一天突然山洪暴發,五百婆羅門都被水淹死。
當時那個沙門就是我,而五百少年婆羅門就是後來的五百獼猴。因為牠們譏笑沙門,所以後來才會受到惡報。」
五百婆羅門聽到這樣的因果報應,都不禁感嘆因緣果報的奧妙不虛,後來他們便隨佛修行,後來都精進得道。 出自《法句譬喻經•惡行品》
三、惡少王繞塔脫難
從前,月支國有個名叫「惡少」的國王。惡少王生得虎背熊腰,力大無窮,而且武藝非常高強,他帶領軍隊南征北戰,所戰必勝,普天之下,沒有不伏貼惡少王的。
惡少王的母親篤信佛教。她看到兒子天下無敵,所向披靡,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又很擔心。惡少王雖然百戰百勝,但是樹敵太多,萬一遭遇危險該怎麼辦呢?
於是有一天,她便對兒子說:「兒呀!如果將來你有生死大難時,就到佛寺去避難,記得不要左繞佛塔,而要右繞著佛塔跑,你可千萬要記住!」惡少王聽了母親的話,覺得很奇怪,但還是記住了。
有一次,惡少王帶領大隊人馬攻打純血城。惡少王身先士卒,殺死了大量敵方人馬;因為孤軍深入,後繼無援,不知不覺中便被敵人包圍了。惡少王見情況不妙,便乘著大象逃向佛寺。
惡少王逃到了一座佛塔前,想起了母親的教誡,便驅象往塔的右邊繞了過去。說來奇怪,追趕他的敵人,本來已經眼看就要捉到惡少王,但一見惡少王繞過佛塔,不知什麼原因,立刻四處逃散開來。而這時的惡少王卻精神大振,奮勇直追,終於攻下了純血城。
惡少王取得勝利之後,想起了母親的教誨,無限感慨地說:「遵從佛法,篤信佛教實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不是聽了母親的話,哪能逃得性命並獲得勝利呢?」
有了這個教訓,惡少王便號召全國老百姓都尊佛信佛,大興佛教。 出自《經律異相•惡少王遶塔散寇》
陸、關於佛塔的咒語及經典
一、旋塔滅罪陀羅尼——出《種種雜經》
拿謨勃陀夜 拿謨達蠟摩夜
南謨勃陀夜 南謨達囉摩夜
拿謨僧伽夜 拿麼阿唎耶皤盧枳羝鑠皤羅夜
南謨僧伽夜 南麼阿唎耶皤盧枳羝鑠皤羅夜
菩提娑跢婆夜 麼訶娑跢婆夜 麼訶迦嚕嬭迦夜
菩提娑跢婆夜 麼訶娑跢婆夜 麼訶迦嚕嬭迦夜
怛姪他佉蠟皤羝 殊訶皤羝 伽皤羝娑婆訶
怛姪他佉囉皤羝 殊訶皤羝 伽皤羝娑婆訶
若人能至心一念,七日中遶塔行道,誦滿一萬二千一遍,面見觀世音菩薩威力,滅一切罪障,得一切所願。
二、《佛說造塔功德經》 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宮白玉座上,與大比丘、大菩薩等,及彼天主無量眾俱。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乾闥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乾闥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願世尊為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眾生!」
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一切眾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於其中建立之者,──其狀高妙出過三界,乃至至小如菴羅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所有輪蓋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猶如棗葉──,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髮、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終之後生於梵世。於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善男子!如我所說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緣,汝諸天等應當修學!」
爾時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說,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審如來四句之義,唯願為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為法身。若有眾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為見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及彼諸天一切大眾、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三、《右繞佛塔功德經》 唐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等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眾俱,前後圍遶。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請曰:
大威德世尊,願為我等說,右遶於佛塔,所得之果報!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右繞於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說少分,汝等咸善聽!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在在所生處,遠離於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於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繞塔。
住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斯由右繞塔。
在於閻浮提,常生最尊勝,清淨種姓中,斯由右繞塔。
儀貌常端正,富貴多財寶,食大封邑,斯由右繞塔。
財寶常盈積,而無慳心,勇猛廣惠施,斯由右繞塔。
色相淨微妙,見者皆欣仰,所住常安樂,斯由右繞塔。
或為忉利王,妻子悉具足,威勢力自在,斯由右繞塔。
或作婆羅門,持戒善通達,咒術圍陀典,斯由右繞塔。
或作大長者,豪貴多財產,倉廩常豐足,斯由右繞塔。
或作正法王,自在王閻浮,率土咸歸化,斯由右繞塔。
或為具七寶,大勢轉輪王,十善御群生,斯由右繞塔。
從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淨信於佛法,斯由右繞塔。
淨信速成已,於法無迷惑,見諸行皆空,斯由右繞塔。
從天上捨命,下生於人中,入胎不迷亂,斯由右繞塔。
在於母胎中,垢穢所不染,如淨摩尼珠,斯由右繞塔。
在胎及生時,令母常安樂,飲乳亦復然,斯由右繞塔。
父母及親戚,一切共鞠養,乳母常不離,斯由右繞塔。
眷屬皆愛念,超過於父母,資財自增長,斯由右繞塔。
夜叉諸惡鬼,不能暫驚怖,所須自然得,斯由右繞塔。
經於百千劫,其身轉清淨,妙色相成滿,斯由右繞塔。
淨眼修且廣,猶如青蓮花,兼得淨天眼,斯由右繞塔。
妙色常圓滿,諸相自莊嚴,成就大勢力,斯由右繞塔。
或生帝釋宮,大威勢自在,忉利天中尊,斯由右繞塔。
或生須夜摩,兜率陀天宮,化樂及他化,斯由右繞塔。
或復生梵天,梵世最自在,諸天常供養,斯由右繞塔。
億那由他劫,常為諸智人,恭敬而供養,斯由右繞塔。
其身及衣服,億劫常無垢,具足白淨法,斯由右繞塔。
具大精進力,勤修種種行,未嘗有疲懈,斯由右繞塔。
勇猛常精進,堅固不可壞,所作速成就,斯由右繞塔。
深遠微妙音,聞者皆歡喜,安樂常無病,斯由右繞塔。
我所演說,厭捨三有苦,成就出世智,斯由右繞塔。
常在四念處,及以四正勤,四如意神足,斯由右繞塔。
了達四真諦,根力七覺分,正道及聖果,斯由右繞塔。
滅一切煩惱,具足大威德,無漏六神通,斯由右繞塔。
永離貪恚癡,及一切障礙,證獨覺菩提,斯由右繞塔。
得妙紫金色,相好莊嚴身,現作天人師,斯由右繞塔。
皆由以身業,及語業讚歎,右繞於佛塔,獲此大利益。
右繞諸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隨所聞,略說詎能盡。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舍利弗等一切眾會,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四、《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 唐天竺三藏彌陀山等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迦毘羅城大精舍中,與大比丘眾無量人俱。復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其名曰除一切蓋障菩薩、執金剛主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無盡意菩薩、彌勒菩薩,如是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
時彼城中有大婆羅門,名劫比羅戰荼,歸敬外道,不信佛法。有善相師而告之言:「大婆羅門!汝後七日必當命終!」
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心懷愁惱,驚懼怖畏,作是思惟:「誰能救我?我當依誰?」復作是念:「沙門瞿曇,稱一切智,證一切智,我當詣彼。彼若實是一切智者,必當說我憂怖之事!」作是念已,即往佛所。於眾會前遙觀如來,意欲請問而懷猶豫。
時釋迦如來於三世法無不明見,知婆羅門心之所念,以慈軟音而告之言:「大婆羅門!汝後七日定當命終,墮可畏處阿鼻地獄,從此復入十六地獄。出已,復受旃陀羅身。命終之後,復生中,居臭泥,常食糞穢,壽命長時,多受眾苦。後得為人,貧窮下賤,不淨臭穢,醜形黑瘦,乾枯癩病,人不喜見。其咽如針,乏飲食,為人捶打,受大苦惱。」
時婆羅門聞是語已,生大恐怖,悲泣憂愁,疾至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如來即是救濟一切諸眾生者,我今悔過,歸命世尊。唯願救我大地獄苦!」
佛言:「大婆羅門!此迦毘羅城三岐道處,有古佛塔,於中現有如來舍利。其塔崩壞,汝應往彼重更修理,及造相輪橖、寫陀羅尼,以置其中,興大供養,依法七遍念誦神,令汝命根還復增長,久後壽終,生極樂界,於百千劫受大勝樂。次後復於妙喜世界,亦百千劫如前受樂。後復於諸兜率天宮,亦百千劫相續受樂。一切生處常憶宿命,除一切障,滅一切罪,永離一切地獄等苦,常見諸佛,為如來之所攝護。
婆羅門!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善男女等,或有短命、或多病者,應修故塔,或造小塔,依法書寫陀羅尼,索作壇。由此福故,命將盡者,復更增壽;諸病苦者,皆得除愈;永離地獄、畜生、餓鬼。耳尚不聞地獄之聲,何況身受!」
時婆羅門聞此語已,心懷歡喜,即欲往彼故壞塔所,依教修營。時眾會中除蓋障菩薩,從坐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何者是彼陀羅尼法,而能生長福德善根?」
佛言:「有大陀羅尼,名最勝無垢清淨光明大壇場法,諸佛以此安慰眾生。若有聞此陀羅尼者,滅五逆罪,閉地獄門;除滅慳貪、嫉罪垢;命短促者,皆得延壽;諸吉祥事,無不成辦。」
時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願佛說此陀羅尼法,令一切眾生得長壽故,淨除一切諸罪障故,為一切眾生作大明故。」
爾時世尊聞是請已,即於頂上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遍覺一切諸如來已,還歸本處,從佛頂入。時佛即以美妙悅意迦陵頻伽和雅之音而說曰:
南謨颯哆颯 怛底弊 三藐三佛陀 俱胝喃 唎戍陀摩捺娑 簿底質多唎底瑟恥哆喃 南謨簿伽跋帝 阿彌多喻殺寫 他揭怛寫 唵 怛他揭多戍第 阿喻毘輸達 僧囉僧囉 薩婆怛他揭多毘唎耶跋麗娜 喇底僧囉阿喻 薩麼囉薩麼囉 薩婆怛他揭多三昧焰 菩提菩提 勃地毘勃地 菩馱也菩馱也 薩薩怛南薩婆播波阿伐喇拏毘戍第 毘揭多末羅珮焰 蘇勃馱勃第 虎嚕虎嚕莎訶
佛言:「除蓋障!此是根本陀羅尼。若欲作此法者,當於月八日、或十三日、或十四日、或十五日,右遶舍利塔,滿七十七匝;誦此陀羅尼,亦七十七遍;應當作壇,於上護淨;書寫此,滿七十七本。尊重法故,於書寫人以香花、飲食、淨衣、洗浴、塗香、熏香而為供養,或施七寶、或隨力施,當持本置於塔中,供養此塔;或作小泥塔,滿足七十七,各以一本置於塔中,而興供養。如法作已,命欲盡者而更延壽;一切宿障、諸惡趣業,悉皆滅盡;永離地獄、餓鬼、畜生;所生之處常憶宿命,一切所願皆得滿足;則為已得七十七億諸如來所而種善根;一切眾病及諸煩惱,咸得消除。
若人病重,命將欲盡,當為作方壇,於上畫作種種形狀,所謂:輪形、金剛杵形、蠡形、戟形、卍字形、蓮花形。四角畫蓮,花上安瓶。瓶滿香水,置於四角,布列香鑪,燒眾名香,以五色盛種種食及三白食(謂乳、酪、粳米飯)。復以五(各盛香花水及粳米)壇上供養,種種飲食盛滿一器,及水一瓶置壇中心,於壇近邊畫作毘那夜迦像,頂上安燈。將彼病人在於壇西,面向此壇,盛一器食,對病人前,置於壇上。師要須清淨如法,此病人七十七遍,令將死之人惛冥七日,命續識還,如從夢覺。若有護淨,日別一遍,誦念此,滿足百年,是人命終生極樂界。若一切時常念誦者,乃至菩提憶宿命,永離夭壽及諸惡趣。
若復有人為於亡者,稱其名字,至心誦,滿七十七遍。若彼亡人墮惡趣者,應時即得離惡道苦,生天受樂。或稱彼名,依法書寫此陀羅尼,置佛塔中,如法供養,亦令亡者得離惡趣,生於天上,或復得生兜率天宮,乃至菩提不墮惡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佛塔,或右遶、或禮拜、或供養者,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一切宿障、一切罪業,悉皆消滅不至。飛鳥畜生之類,至此塔影,當得永離畜生惡趣。若有五無間罪,或在塔影、或觸彼塔,皆得除滅。置塔之處,無諸邪魅、夜叉、羅剎、富單那、毘舍闍等、惡獸、惡龍、毒虫、毒草,亦無魍魎諸惡鬼神奪精氣者,亦無刀兵、水火、霜雹、饑饉、橫死、惡夢、不祥、苦惱之事。
於彼國土,若有諸惡先相現時,其塔即便現於神變,出大光焰,令彼諸惡不祥之事無不殄滅。若復於彼有惡心眾生、或是怨讎、及怨伴侶、并諸劫盜寇賊等類,欲壞此國,其塔亦便出大火光,即於其處現諸兵仗,惡賊見已自然退散。常有一切諸天善神守護其國,於國四周各百由旬結成大界。其中男女乃至畜生,無諸疫癘、疾苦、諍,不作一切非法之事,其餘術所不能壞。是名根本陀羅尼法。
善男子!今為汝說相輪橖中陀羅尼法。」即說曰:
唵 薩婆怛他揭多毘補羅曳瑟 末尼羯諾迦曷喇折哆 毘菩瑟哆曳瑟 杜嚕杜嚕 三曼哆毘嚕吉帝 薩囉薩囉播跛輸達尼 菩達尼三菩達尼 囉伐囉曳瑟伐 末尼脫誓 鶻嚕止囉末羅毘戍第 吽吽莎訶
「善男子!應當如法書寫此九十九本,於相輪橖四周安置。又寫此及功能法,於橖中心密覆安處。如是作已,則為建立九萬九千相輪橖已,亦為安置九萬九千佛舍利已,亦為已造九萬九千佛舍利塔,亦為已造九萬九千八大寶塔,亦為已造九萬九千菩提場塔。若造一小泥塔,於中安置此陀羅尼者,則為已造九萬九千諸小寶塔。若有眾生右遶此塔,或禮一拜、或一合掌、或以一花、或以一香、燒香、塗香、鈴鐸、幡蓋而供養者,則為供養九萬九千諸佛塔已,是則成就廣大善根福德之聚。若有飛鳥、蚊、虻、蠅等至塔影中,當得授記,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轉。若遙見此塔,或聞鈴聲、或聞其名,彼人所有五無間業、一切罪障,皆得消滅,常為一切諸佛護念,得於如來清淨之道。是名相輪陀羅尼法。
善男子!今為汝說修造佛塔陀羅尼法。」即說曰:
唵 薩婆怛他揭多 末羅毘輸達尼 健陀鞞娜伐 喇底僧塞迦囉 怛他揭多馱都達 達囉達囉 珊達羅珊達羅 薩婆怛他揭多 阿地瑟恥帝莎訶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自造塔、若教人造,若修故塔、若作小塔,或以泥作、或用石,應先滿一千八遍,然後造作。其塔分量,或如爪甲,或長一肘乃至由旬,以其力及至心故,於泥等塔中出妙香氣,所謂牛頭栴檀、赤白栴檀、龍、麝香、金香等,及天香氣,自作、教人,皆得成就廣大善根福德之聚。命若短促,便得延壽;後臨終時,得見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佛;常為一切諸佛憶念而與授記,生極樂界,壽命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歲;常得宿命、天眼、天身、天耳、天鼻;天栴檀香從其身出,口中常出優羅花香;得五神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若香泥,下至極少如芥子許,塗此塔上,彼人亦得如上所說大福德聚。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書寫陀羅尼法,以清淨心尊重、供養,如佛無異,於書寫人亦增上供養。如前所說書印已,置於塔中及所修塔內,并相輪橖中如法成就,是人當得廣大善根福德之聚。」
佛說此陀羅尼印法時,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同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乃能善說此大陀羅尼印法,令一切眾生皆無空過,獲大利益,攝大福聚,乃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爾時眾中天龍八部及諸菩薩、執金剛主、四王、帝釋、梵天王、那羅延、摩醯首羅、摩尼跋陀、補那跋陀羅,及跋羅神、夜摩神、婆樓摩神、俱薜羅神、婆颯婆神諸仙眾等,聞此法已,起厭離心,調伏柔軟,生大歡喜,以大音聲互相謂言:「希有,希有,諸佛如來!希有,希有,真正妙法!希有,希有,此陀羅尼印法!如來所說甚難值遇!」是時劫比羅戰荼大婆羅門,聞此大功德殊勝利益大陀羅尼法印,即得明達法性,遠塵離垢,斷諸煩惱,滅諸罪障,壽命延長,生大歡喜,踊躍無量,令一切眾生亦皆當得心意清淨。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持一寶臺,種種眾寶間錯莊嚴,以佛所嚴而莊嚴之,愛樂法故,供養如來,右遶三匝,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此大陀羅尼壇場法印甚難值遇!世尊說此一切眾生妙法庫藏鎮閻浮提,令諸眾生種大善根,施其壽命,消滅煩惱。我今亦當為令眾生種善根故、供養一切諸如來故,今於佛前說自心印陀羅尼法。」即說曰:
南謨薄伽伐帝納婆納伐底喃 三藐三佛陀俱胝那庾多設多索訶薩囉喃 南謨薩婆伐囉拏毘瑟劍鼻泥菩提薩埵也 唵 嚕嚕 薩婆阿伐囉拏毘戍達尼 薩婆怛他揭多摩庾播剌尼 毘布麗 呢末麗 薩婆悉陀南摩塞訖栗帝 跋囉跋囉 薩婆薩埵婆盧羯尼 吽薩婆尼伐囉拏毘瑟劍毘呢 薩婆播波毘燒達尼莎訶
「世尊!此陀羅尼是九十九億諸佛所說。若有至心暫念誦者,一切罪業悉皆消滅。若有依法書寫此,滿九十九本,置於塔中或塔四周,有人禮拜及以讚歎,或以香花、塗香、燈燭供養此塔,彼善男女於現生中,滅一切罪,除一切障,滿一切願,則為供養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河沙等諸如來已,亦為供養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河沙等舍利塔已,是則成就廣大善根福德之聚。
若有比丘於月八日、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洗浴護淨,著鮮潔衣,於一日一夜而不飲食,或時唯食三種白食,右繞佛塔,誦此陀羅尼滿一百八遍,百千劫罪及五無間皆得除滅。我除蓋障即為現身,令其所願皆悉滿足,得見一切諸佛如來。
若有誦滿二百八遍,得諸禪定。若有誦滿三百八遍,得淨一切障三昧。若有誦滿四百八遍,得四大天王常來親近,現身衛護,加其身心增大威德。若有誦滿五百八遍,攝得無量阿僧祇不可量諸大善根。若有誦滿六百八遍,便得此根本法成,為持天仙。若有誦滿七百八遍,得大威德具足光明。若有誦滿八百八遍,得心清淨。若有誦滿九百八遍,得五根清淨。若有誦滿一千八遍,當得須陀洹果。若誦滿二千遍,當得斯陀含果。若誦滿三千遍,當得阿那含果。若誦滿四千遍,當得阿羅漢果。若誦滿五千遍,當得辟支佛果。若誦滿六千遍,當得普賢地。若誦滿七千遍,當得初地。若滿八千遍,當得第五地。若滿九千遍,當得普門陀羅尼。若滿十千遍,當得不動地。若復滿十一千遍,當得如來地,成大人相,大師子吼。若復有人欲於現生,成就功德大利益者,應修故塔,誦、右遶滿百八遍,心中所願無不成滿。」
時釋迦牟尼佛讚除蓋障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隨順如來所演法,而助宣說。」
時執金剛大夜叉主白佛言:「世尊!此大王陀羅尼法,同如來藏亦如佛塔。世尊以此勝法鎮閻浮提,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能於後時作大佛事。」
佛言:「執金剛主!此大法若在世時,同如來在,以其能作佛所作事。少有所作成大福聚,況多功用所獲善根!假使百千億那由他沙諸佛說不能盡,佛眼所見不可為喻,不可量、不可說。」
執金剛主言:「以何因緣少用功力成大福聚?」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得滿足大功德聚,當依前法書寫此四大陀羅尼法之王,各九十九本。然後於佛塔前造一方壇,牛糞塗地。於壇四角置香水滿瓶,香鑪布列以供養。盛香花、水、粳米,置於壇上,及三味食(烏麻、綠豆、粳米和煮)并三白食,各置瓶中布於壇上,種種果子數滿九十九,并四種食,一切所須及諸香花皆置其上,以陀羅尼置相輪橖中及塔四周,以王法置於塔內,想十方佛,至心誦念此陀羅尼。」即說曰:
南謨納婆納伐底喃怛他揭多俱胝喃 弶伽捺地婆盧迦三摩喃 唵 毘補麗毘末麗 囉伐麗 市那 伐麗 薩囉薩囉 薩婆怛他揭多馱都揭鞞 薩底地瑟恥帝莎訶 阿耶咄都飯尼莎訶 薩婆提婆那婆訶耶弭 勃陀阿地瑟侘那 三摩也莎訶
「應燒香相續誦此陀羅尼二十八遍,即時八大菩薩、八大夜叉王、執金剛夜叉主、四王、帝釋、梵天王、那羅延、摩醯首羅,各以自手共持彼塔及相輪橖。亦有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河沙諸佛,皆至此處加持彼塔,安佛舍利。由加持故,令塔猶如大摩尼寶。是人由此則為已造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諸大寶塔,由此當得廣大善根,壽命延長身淨無垢,眾病悉除災障殄滅。若見此塔者,滅五逆罪;聞塔鈴聲,消諸惡業;捨身當生極樂世界。若有傳聞此塔名者,當得阿鞞跋致。下至鳥獸得聞其聲,離畜生趣,永不復受,當得廣大福德之聚。
若復有人欲得滿足六波羅蜜者,當作方壇,先以牛糞塗,後以淨土而覆其上,灑以香湯,滑淨塗拭,五供養置於壇上,寫前四種陀羅尼,各九十九本,手作小塔,滿九十九,於此塔中各置一本。其相輪還置小塔相輪橖中,行列壇上,以諸香花供養,旋遶七遍。」誦此陀羅尼曰:
南謨納婆納伐底喃怛他揭多 俱胝南弶伽捺地婆盧迦 俱胝那庾多設多索訶薩囉喃 唵 普怖哩 折里尼 折哩慕哩忽哩 社跋哩莎訶
「若依此法而受持者,六波羅蜜悉皆成滿,是則同造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河沙等七寶塔已,是則供養九十九億百千那由他如來應正等覺,皆以諸天大供養雲、種種莊嚴諸天宮殿、諸天供具而為供養。彼諸如來皆悉憶念此善男女,令其當得廣大善根福德之聚。若有於此王,如法書寫、受持、讀誦、供養、恭敬,佩於身上,以威力擁護是人,令諸怨家及怨朋黨、一切夜叉、羅剎、富單那等,皆於此人不能為惡,各懷恐怖,逃散諸方。若有得共彼人語者,亦得除滅五無間業。若有得聞此人語聲,或在其影,或觸其身,令彼一切宿障重罪皆得消除,所有諸毒不能為害,火不能燒,水不能漂,厭禱邪魅不得其便,雷電、霹靂無能驚嬈,常為諸佛而共加持,一切如來安慰護念,諸天善神增其勢力,非餘術之所能制。是故應當於一切處求此法。寫已,置於當路塔中,令往來眾生,下至鳥獸、蛾、蠅、蟻子,皆得永離一切地獄及諸惡道,生諸天宮,常憶宿命,至不退轉。」
爾時佛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執金剛主、四王、帝釋、梵天王等,及其眷屬那羅延天、摩醯首羅等言:「善男子!我以此法之王付囑汝等,應當守護,住持擁護,以肩荷擔寶篋盛之,於後時中莫令斷絕,應善執持,應善覆護,授與後世一切眾生,令得見聞,離五無間。」
是時除蓋障菩薩、執金剛主、四王、帝釋、梵天王、那羅延天、摩醯首羅及天龍八部等,咸禮佛足,同聲白言:「我等已蒙世尊加護,授此法及造塔法,咸皆守衛、住持、讀誦、書寫、供養。為護一切諸眾生故,於後時分令彼眾生悉得聞知,不墮地獄及諸惡趣。我等為報如來大恩,咸共守護,令廣流通,尊重、恭敬如佛無異,不令此法而有壞滅。」
佛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堅固守護,住持如是陀羅尼法。」
時諸大眾聞佛說已,歡喜奉行。
柒、袈裟功德
1.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悉予守護,使此安寧。佛曾告阿難:「過去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此是解脫服、福田之衣。若有眾生起一惡心,向三世諸佛、辟支、羅漢及著染衣人,獲罪無量。所以者何?壞色之衣,是聖賢標式。若能發心,敬染衣人,獲福無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
2.龍得袈裟一絲,掛其門上,則免金翅鳥難。《釋迦如來行蹟頌》
3.有一犯人,被判綁縛棄置曠野之間,剃鬚髮求覓袈裟,遇得一片自繫其頸,得免羅剎鬼魅之難。《地藏十輪經》
4.有一獼猴見羅漢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遶比丘行。比丘定起為說三歸五戒求菩提法,獼猴依教受已踊躍歡喜,緣樹墜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補處菩薩為說無上道。從是以後值佛無數,於最後身,次彌勒後當成菩提,號師子月佛。《師子月佛經》
5.於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門,污沙門行,自稱沙門,形似沙門。當有被著袈裟衣者,於此賢劫彌勒為首,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彼諸沙門如是佛所,於無餘涅槃界,次第當得入般涅槃,無有遺餘。《大悲經》
6.五條表斷貪,淨身業也。七衣表斷瞋,淨口業也。長多短少,表聖增凡減。並表斷癡,淨意業也。《毗尼日用切要》
7.若人持戒信心清淨,知僧福田。為法衣故,施一直為作衣價,心常愛樂而生隨喜,命終生林戲天,自在遊戲,隨意所至。若生人中,神德自在。若有眾生心有淨信,為比丘僧染治袈裟法服,命終生彩地天,與諸天女五欲自娛,飲食甘露無有醉亂。從天命終得受人身,人所愛敬。《正法念處經》
8.「僧寶不思議,身披三事雲衣,浮盃過海剎那時,赴感應機。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無違,我今稽首願遙知,振錫杖提攜。」《三時繫念佛事》
◎袈裟五德
9.釋迦牟尼佛昔於過去寶藏佛所發菩提心:願我成佛時,令我袈裟有五功德:
一者,我成佛已,若有眾生入我法中出家著袈裟者,或犯重禁,或犯邪見,若於三寶輕毀不信,集諸重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於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佛、法、僧。如是眾生乃至一人必與授記,於三乘中得不退轉。
二者,我成佛已,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若能於此著袈裟者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其人若得見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於三乘中。
三者,若有眾生為飢渴所逼,若貧窮、鬼神、下賤諸人,乃至餓鬼、畜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飲食充足,隨其所願,疾得成就。
四者,若有眾生共相違反,起怨賊想,展轉諍。若諸天龍八部、人及非人共諍時,念此袈裟,尋生悲心、柔軟之心、無怨賊心、寂滅之心、調伏善心。
五者,有人若在兵甲訟斷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輩中,為自護故,供養、恭敬、尊重袈裟,是諸人等無能侵毀、觸嬈、輕弄,常得勝他過此諸難。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聖功德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現在諸佛,於未來世不成菩提作佛。《悲華經》
10.若天、若夜叉、若羅剎、龍、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鳩槃茶、毘舍遮及餘世人,交陣時,能念袈裟者,令彼眾生得悲心、軟心、無怨心、淨心、隨用作心。眾生若於戰、若於諍訟,為護身故,尊重、恭敬、供養袈裟,常持自隨者,令彼眾生所在常勝,無能陵者,從戰、諍訟安隱解脫。
《大乘悲分陀利經》
11.袈裟十利:
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
三者,亦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
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塔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
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
九者,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
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12.佛告舍利弗言:「若修行大菩薩滿於世間,於諸眾生每日授與袈裟衣服。於意云何?如是施者是善清淨施,不但為初修行菩薩初心發起無上菩提心故,從此之後則成最上。修行菩薩而堪淨受如是衣施。若初修行菩薩每日於他受淨臠食,積如須彌,而堪淨受。不為修行菩薩初心發起無上菩提心故,從此之後則成最上。」《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
13.《賢愚經》云:「染色之服皆是三世賢聖標式,其有眾生剃除鬚髮著染衣者,當知是人,不久當得解脫一切諸苦......」因此,袈裟亦稱為「解脫服」。
14.袈裟云何又稱調伏衣?「律名為調伏衣,故文云:結使已調伏,乃應披袈裟也。如經中,內起瞋心,外著袈裟無不息滅是也。」《釋門章服儀》
15.供養袈裟的功德有八項:皮膚發光、皮膚光滑、皮膚柔嫩、無病、膚色金黃色、身體莊嚴漂亮、衣食無缺,高貴衣服皆擁有、入涅槃時可進入四禪。(節錄自泰國法語開示)
- Dec 26 Mon 2011 13:29
造塔功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