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的一生 -- 淨土宗十三祖
(自己挑一個日子---含笑念佛往生!) 

 

師囑云;
「你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爾後即不復語,惟唇動念佛而已。
延至五時,如入禪定,笑容宛然,在大眾念佛聲中,安祥逝矣。
印光,名聖量,別號常慚愧僧。俗姓趙.陝西郎陽趙陳村人。年二十一,投終南山蓮華洞寺,從道純和尚剃染,時光緒七年也。翌歲,於興安雙溪寺受具。讀龍舒淨土文,知淨土法門為成佛之要道。聞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因前往人堂念佛.精修淨業。暇則研寂大乘經典:由是深人經藏,智慧如海。光緒十九牛,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入都請藏經,請師為助,遂邀同南下,住法雨寺。兩度掩關,為期六載.而學行倍進O民國紀元,師年五十二。高鶴年見其文,以之刊人上海佛學叢報。
復由徐蔚如編輯印行,題曰「印光法師文鈔」,風行海內外。 
師以淨土法門導人,尤注重誠敬。其言日; 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
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今生西方。
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 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毋念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閒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之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
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心中默念,均須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囗裏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又曰:余常謂欲得佛法利益,須向恭敬中求。
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日增,而福慧愈減矣!又曰: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至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
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當如忠臣之對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增矣。又曰;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咸知,此道舉世咸昧:因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訣。 師以因果之理.至為重要。從凡夫乃至成佛,悉不出因果之外,故輒諄諄言之。嘗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 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非障消滅.功德圓滿。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報:遭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 
報通三世者:現在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生。
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罪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興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減,尚復能了脫生死,超凡人聖。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減,當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轉變由心之義也。
有弟子患病,自慮佛未念好,恐不能往生。師誨之曰:「汝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麼叫念好?當知十念尚且往生,汝疑自己不能往生.即此一念,就是障礙,就不能往生。念佛之法,重在信願只要信願真切,心中雖未能清淨,亦得往生。如江海中水,雖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
民國十七年,師離普陀,居蘇州報國寺。十九年,至靈岩山。誨人學佛,唯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念佛求生彌陀淨土。其言如布帛菽粟,末可一日離也。二十九年農曆冬十月,謂眾口:「吾老矣!靈岩方丈.不應久懸。」眾推妙真,乃擇日上位。初選十一月初十.師曰:「太遲了!」「再選十一月初四.」師謂是日「我自有事」。又復重選十一月初一,師曰:「可矣!」至初一日,師親率眾職事送妙真上位。行禮如儀畢,示微疾。 
初四日上午一時三十分.由床上坐起云:『念佛見佛,決定生西』呼水洗手畢,起立言:『阿彌陀佛及來接,我要去了!』即由床沿步坐椅上。侍者云:「未坐端正。」師復自立起,端身正坐.低聲念佛。妙真至,師囑云;「你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爾後即不復語,惟唇動念佛而已。延至五時,如入禪定,笑容宛然
,在大眾念佛聲中,安祥逝矣。 
世壽八十,僧臘五十九。荼毗,三十二齒全存.五色舍利數千粒,塔於靈岩。師創弘化社,印施佛學書籍五百餘萬冊,佛像百餘萬幀,遺著「文鈔」近百萬言,皈依弟子數十萬人
世推淨土宗十三祖。

 

 

 

印光大師畫傳--學佛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使與惡魔 的頭像
    天使與惡魔

    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