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冷戰、不認錯、肢體衝突
由於學齡前孩子的心智能力發展皆無法像大人般成熟,許多專家提醒,現在的教養方式不應該再主張大讓小;但是,當學齡前的孩子們吵架時,爸媽不介入,孩子們真的有能力藉此展開自我學習嗎?當孩子們的「吵架經驗越多」,真的代表「溝通技巧提升了」嗎?本文不只適用於手足之間,也適用於堂表兄弟姊妹,以及同學與玩伴之間喔!爸比媽咪們看過來……。

何謂溝通?
敘事取向訓練講師、督導、心理師黃錦敦認為,要回應上述問題,應該要先了解究竟什麼是溝通?黃錦敦心理師指出,溝通像是一種協商的過程,透過某種方式表達自己、理解他人,讓兩方的聲音交流,以找出彼此合適的互動方式。尤其在家裡溝通或是親近關係溝通的目的,最重要就是要讓彼此在關係裡頭都比較能自在、享受與親近。

溝通四大重要元素
親近關係的溝通,涵蓋了4個重要的元素:接收、表達、界線、愛的連結。

溝通元素一:表達
表達是一種基於理解自己內在,藉由某種管道傳遞給他人的能力。

溝通元素二:接收
接收是一種願意打開自已的內在空間,去聽見對方的能力。

溝通元素三:界線
界線也可以說是倫理的思考,是關係裡對於彼此界限的覺察與思考,人們經常談到的互相尊重,其實,就是談彼此對於界線的尊重。而關係裡頭的融洽,常看見界線的開放與融合(例如,孩子們能夠試著互相討論或分享玩具),當我們與人親近愉快的時候,通常也較容易嘗試分享此界限。

衝突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彼此踩踏的部分超過了對方願意給出的界限」。我們常見孩子衝突的原因,也常常是在捍衛與表達自己的界限,此時,溝通其中之一的重點常是界線的再次確認,找到彼此合適的相處方式。

溝通元素四:愛的連結
家,不是只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如果缺乏愛的連結,溝通過程就也會缺乏柔軟、缺乏空間,在親近關係裡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在愛的基礎下講道理。

如何培養孩子溝通力?
談完了溝通的概念,對於孩子如何學習(培養)溝通能力,黃錦敦心理師也提出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與爸媽分享:

勿忽略「試誤」的重要性!
唯有嘗試錯誤,才會嘗試去找方法
很多時候人無法完全複製別人的經驗,即便是某個人這樣做可以成功,但另一個人卻不見得有同樣的效果。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個人特質、外在環境的資源、困境的背景…都不盡相同,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很多的能力,我們只能從別人身上「參考」,但必須要自己一次次選擇、嘗試、修正,才能成為自己真正的能力。

如果孩子們自己沒有經歷所謂難受的感覺,那麼即使爸媽主動找孩子們坐下來談,也常常只會淪為大人在指點小孩而已。

換句話說,真正的學習,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嘗試找方法、嘗試錯誤的空間!「我把『學習』視為一個人不斷經歷、嘗試、思考、練習、修正的過程,這過程當然會犯錯,但擁有犯錯的空間,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黃錦敦心理師說。

思考力與溝通力密不可分
讓孩子自己思考,避免直接給答案
此外,要能在錯誤裡知道修正,「思考」就是關鍵的能力。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爸媽能給予孩子的協助,並不是要孩子「聽爸媽的話、照爸媽的方式去做,然後達成目標」,雖然很多時候孩子馬上利用爸媽的方法的確非常容易成功。

然而,若是孩子的生命中,充斥太多這種「直接輸入法」的成功,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往往變得只能聽從別人的建議,但卻無法產生出任何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思考,更難以真正擁有修正自己行為的能力。

即使預見結果,仍應鼓勵孩子多嘗試
即使父母明顯看出孩子的方法可能的結果會是「失敗的」、「不夠好的」,也要多讓孩子去嘗試,看看結果如何,最重要的是這麼做,爸媽可以有更多機會跟孩子進行溝通討論;很多孩子是在這種實驗過程裡慢慢累積自己的生命經驗,不論是學習或是獨立自主的能力,其實都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

巧妙運用孩子在關係中的焦慮感
「讓孩子適當的承擔自己的責任與後果,運用『難受』的自然動力引發學習。」黃錦敦心理師說;當孩子在關係裡焦慮、難受的時候,反而可以運用這些自然產生的動力(想不難受、消除焦慮)來帶領孩子討論與思考,有時候看起來痛苦的情緒,反而是促進學習成長的自然動力!

他進一步與我們分享他的自身經驗,有一次黃錦敦心理師的兩個孩子都「受不了」對方,他們都清晰感受到了衝突的難受,在這個時候,他才邀請孩子們一起坐下來,請大家都說說看、想辦法:「如果不喜歡這樣的關係、互動,那各自會喜歡什麼氣氛、關係呢?」

黃錦敦心理師強調,如果孩子們自己沒有經歷所謂難受的感覺(或是孩子們本身並沒有任何感覺),那麼即使爸媽主動找孩子們坐下來談,也常常只會淪為大人在指點小孩而已。

誰說吵架是壞事?
「其實,我並沒有打算教導我的孩子:手足不要吵架。」黃錦敦心理師說。仔細看吵架這件事情,很多時候不是壞事,很多人是透過生氣的情緒,表達自己、捍衛自己的界限,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種能力。

知道爭吵不會真的斷了連結(不會因為爭吵,對方就不愛我)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這個能力最早養成與練習的地方就是在家庭,特別是手足。

不知怎麼吵架反而辛苦
「要知道,不知道怎麼吵架的人,有時也是辛苦的,內在有時會承擔過多的委屈,畢竟,孩子將來面對的人,有些真的只要溫和溝通即可,有些時候是需要強力捍衛自己,才能抵擋別人的侵犯。」黃錦敦心理師說。

重要!觀察孩子們平日相處
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孩子們有沒有吵架,而是吵架在關係裡的位置,觀看孩子表達與捍衛自己時,有沒有也使用別的方法,也就是除了吵架以外,他們有些時候願意容忍對方、願意體諒對方、願意主動分享、願意溫和地敘說自己的界線、懂得請他人仲裁。換句話說,觀察手足間「平時」(大部分的時候)有沒有和好、分享、親近的時刻,他們會不會試著用多元的方法解決,若是有,那麼吵架只是他們相處狀態其中之一,爸媽不用過於擔心。

爭吵不等於斷開聯結
在親密關係裡,「爭吵」後知道如何「和好」,知道爭吵不會真的斷了連結(不會因為爭吵,對方就不愛我)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這個能力最早養成與練習的地方就是在家庭,特別是手足。

孩子們需要學習管理「爭吵」,也就是要學習:如何捍衛自己的聲音,但同時照顧到關係,這個練習不容易,需要很大的空間不斷的經驗,「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如果孩子有時候爭吵,但大部分都懂得和好、分享、相互照顧,我就不會介入。」

我反而喜歡在孩子爭吵又和好後,去告訴孩子:「我看見你們剛剛爭吵,現在卻能一起玩(愛的連結),這是很好的、在家裡這是重要的。」

孩子吵架,爸媽真的不需要介入嗎?
從上面「關係」的元素,和「學習」的概念,再回頭來看前述吵架、衝突的議題。究竟孩子們吵架時,爸媽要不要介入?

介入時機:當「強度」與「頻率」跨越底線
「每一個家裡都有對於人際衝突界限的底線,我自己思考手足衝突是否要介入,常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強度』,一個是『頻率』。」黃錦敦心理師說,而且底線是不可以動手傷害對方。因此,通常如果手足衝突時出現孩子動手傷害對方的情況,黃錦敦心理師一定會出手制止,因為這樣的衝突「強度」高,可能有立即的傷害產生。

警訊?!當手足間爆發「高頻率」衝突
而所謂的衝突「頻率」,則是指在某段時間裡,孩子間突然有太高頻率的衝突。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如果孩子間突然有太高頻率的衝突發生,可能表示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處理,例如,表面上看起來為了爭規則、爭玩具而吵架,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最近累積太多情緒,所以孩子情緒也跟著焦躁,衝突就發生了,此時爸媽應該試著靜下心來觀察、思考或介入。

爸媽介入處理爭吵的態度與方法
3大NG心態與做法
NG!只要一聽到孩子吵架就開罵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認為,有些爸媽一聽到孩子們發生爭吵就很煩,不管(不知道)任何原因就馬上介入罵人,這樣的處理方式一來表示爸媽本身的情緒沒有處理好,二來對孩子的成長或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只是把孩子們罵一罵而已。

罵孩子,常是因為內在沒有空間
《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一書也提到,罵過孩子的父母,心裡大概也都知道,罵過了,孩子並沒有比較好,而且冷靜下來時,還會有後悔不已的心情,覺得何必用這樣的態度對待一個孩子?那段時間就是處在罵孩子、心情懊悔、又罵孩子、又再懊悔的循環裡。

NG!孩子吵得再激烈也不理會
孩子吵得再激烈也不理會,顯示出大人也在逃避處理的責任,例如,「反正我也不知道你們(孩子們)在吵什麼呀!」對孩子發生什麼事情不清楚也不關心,大人跟孩子都失去學習的機會。

NG!總是出手幫助來告狀的孩子
爸媽要特別注意,經常來告狀的孩子習慣把爸媽當成救援隊,尋求協助,事實上,告狀的孩子不見得是真正受到欺負的那一方唷!若是家中其他孩子感受到爸媽的偏袒,反而會越來越無法接受特別愛告狀的孩子。

情緒冷靜應放第一位
如果孩子真爭吵得很嚴重,爸媽認為已經需要介入的狀況下,可以怎麼做呢?黃錦敦心理師指出,處理通常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一是所謂「危機處理」,就是不讓傷害擴大、讓情緒冷靜下來。在這個時候必須讓孩子分開,離開現場,先讓情緒冷靜下來。「在我的工作裡(心理治療),這部分(危機處理)沒有發生,任何輔導或教育是沒有用的。」黃錦敦心理師說。

如何善用溝通四元素
當情緒冷靜到可以聽與說時,就可以進行所謂的輔導性、教育性的介入,可以思考上述的「溝通四元素」來進行運作: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與接收他人
爸媽可以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且孩子們也可以安心地在不被批評的情況下說出來,但由於幼兒表達口語能力有限,這時候爸媽可以試著幫忙孩子把心裡的話說出口,讓孩子確認自己原來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孩子就會一次次學習到如何表達。(例如:原來你去弄哥哥的積木,是想跟他玩,但他不跟你玩,你就生氣才故意把積木踢倒:說出前面的善意,但也指出後面行為是因為來自於挫折。)

如何學習尊重彼此的界限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你們最近常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方法,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不用吵架的方式。」

如何讓「愛」在對話過程中連結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
1.「雖然妹妹的方法讓哥哥不高興,但妹妹是喜歡哥哥,想跟哥哥玩的。」
2.「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討論說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愛你們,我昨天還看見哥哥幫妹妹買冰棒,哥哥也常照顧妹妹。你們吵架了,沒關係,我們要學習怎麼好好相處。」

堅持度高的孩子,吵架永不妥協?
固執己見、爭辯、不肯輕易妥協認錯與有所堅持、勇於堅持自我想法?到底有何不同?堅持度高的孩子是不是即使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明明知道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卻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聽不見其他人的意見與感受?又該如何引導協助他們呢?

固執己見可能是自信心缺乏的表現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與莫茲婷所長皆認為,對自己有自信的孩子,往往在想法上也能夠展現彈性,反觀過於執著自己意見的孩子,無法靜下來聆聽他人想法或意見的孩子,某種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的,正因為他對自己缺乏信心,才必須用盡全力去捍衛自己的想法,彷彿是只要放棄自己的堅持,他就會一無所有了。

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全局!
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如果孩子跟兄弟姊妹互動或遊戲時,總是固執己見、幾乎從不妥協,爸媽也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歷讓他本身完全失去掌控的狀況,而在那個失去控制的情境下,孩子同時經歷了深切的無助感,因此,他現在才必須藉由凡事要握有高主控權(控制感),來慢慢修復自己的無助感。

如果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真的是受到過往經驗的影響,可以試著跟孩子談談那一段過往經驗,安撫孩子受傷的心情,並告訴孩子如果他再遇到相似的情況,他現在長大了,也更有能力了,可以怎麼做;或著是在下一次孩子又出現不肯妥協的情況時,輕聲地安撫並問問孩子:「你是不是因為擔心像以前的狀況再發生?所以,你現在會覺得要照著你的想法做,才會讓你比較安心呢?」

堅持度高的孩子常有著學習好「獨立自主」的潛力,換個角度來看待堅持度高的孩子,就不會侷限於只看見他們所帶來的困擾。

堅持度高的孩子為何易受挫?!
黃錦敦心理師提到:「其實,我自己就是一個堅持度高的孩子,回溯自己的成長過程,小時候的我,較容易因為堅持度高而受挫。」黃錦敦心理師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年紀小就有很多意見與想法的孩子,行為或發展上並未擁有對等的能力來讓他能夠獨自去實踐他的想法,於是常常需要大人的協助,當然,大人不可能隨時隨地配合孩子的需要,因此,這樣的孩子其實是經常會感到挫折的。

看見孩子的亮點
堅持度高的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潛力
「然而,逐漸長大,當我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好後,我發現,堅持度高和獨立自主成為『絕配』,我內心的許多想法,加上我堅持產生的實踐力,開始讓我能夠創造出我想要的生活。」黃錦敦心理師說,並建議爸爸媽媽,不妨試著換個角度來看待堅持度高的孩子,這樣的特質並不糟糕,而是一種資產:「堅持度高的孩子,常有著學習好『獨立自主』的潛力。」如此一來,就不會侷限於只看見年幼孩子的高堅持度所帶來的困擾。

當孩子的高度堅持已經影響到他人?
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真正讓父母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堅持度,而是堅持度高的孩子,常常自己有想法想要達成,卻完全忽略別人的想法,當孩子一定要其他人都照著他的意思做,便會勉強別人、侵犯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重要!先區辨「孩子是否真的侵犯到他人」
年幼的孩子在發展上,對於「從別人的觀點來想事情」的能力才正在成形。黃錦敦心理師從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以下想法。

首先,當孩子堅持時,爸媽要先區辨:「這是關於孩子本身的事情,只是孩子的想法與其他人(包括爸媽)不一樣;還是孩子已經真的侵犯到別人的界線了?」若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侵犯到任何人,例如,他只是不想用爸媽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那麼爸媽不一定要「不允許」,而是可以讓孩子用他自己的方法多嘗試看看。

黃錦敦心理師再三強調,堅持度高本身並不是問題,但是,當自己的堅持會影響別人、甚至侵犯別人的界限,才是問題。

爸媽不妨先想一下,有沒有自己曾經堅持,但別人卻認為你是錯的,讓你覺得委屈或生氣的經驗?那麼,你希望這時候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可能會比較願意思考兩邊不同的立場呢?不妨試試看用相似的同理心與方法來對待孩子。

如何與高堅持度孩子溝通?
爸媽在穩定情緒下堅持住自己的原則
然而,很多時候不論爸媽怎麼做,孩子仍是堅持己見,若因此而侵犯到別人時,爸媽應盡量在「不動怒」的狀態下,也堅持住自己的原則。一來,孩子會知道當他們堅持己見、不管他人時,是沒有用的(得不到他們所想要的);二來,孩子可能會因此嘗試著想別的方法來進行協商(也就是不再堅持自己原本的想法),能夠有機會慢慢從經驗裡學到如何展現自己。

溝通時避免指責的語氣
黃錦敦心理師認為,當人們面對他人的「指責」時,第一時間因應的姿態經常是「捍衛」,所謂的堅持若用在捍衛時,其實看起就像是「不肯認錯」。對很多孩子來說(甚至大人也是),「指責」常引發的並不是「反思」,而是一場要對抗的戰役!就這樣常常把力氣用錯邊了。

勿讓孩子產生不喜歡自身特質的想法
當爸媽與孩子進行溝通時,盡量避免使用指責的語氣,例如,「你怎麼這麼糟糕,這麼不懂事」,指責的語氣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責,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不好的,此外,孩子的情緒也比較會擴散蔓延。

最重要的是要向孩子傳遞他要慢慢學著懂得尊重別人的思考與決定,而不要讓孩子產生「不喜歡自己的特質與樣子」的感覺與想法。

如此一來,孩子才有可能在學習尊重別人時,又保留住自己的堅持,如前所述,對一個孩子未來實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時,高堅持度的特質是相當重要的!

與高堅持度孩子溝通三步驟
步驟一:同理孩子的需要
舉例來說,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想要一個玩具。」「我知道你很想現在馬上聽爸爸媽媽說故事給你聽。」

步驟二:直接向孩子說明自己的難處
舉例來說,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沒有辦法一直(每次出門)都買玩具給你,因為那需要很多錢。」「現在媽媽必須先去把碗洗乾淨,沒有辦法『馬上』讀故事給你聽。」

步驟三:邀請孩子一起來想新方法
接下來,若孩子仍是難以接受,並且仍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爸媽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想想辦法,找出另外的選擇。例如,「若你願意每天幫忙多做一件家事,我就幫你存10塊錢,這樣你存夠錢我就可以帶你去買玩具。」黃錦敦心理師一再強調,若是時間允許,先讓孩子自己想辦法,當孩子願意想辦法,不論可不可行,都去欣賞孩子願意想其他辦法、願意展現彈性的態度。

孩子的學習與改變皆無法速成
協助並多給堅持度高的孩子機會,學習想辦法、展現他們的彈性、延宕自己想要立即滿足的衝動,這些必須慢慢來,因為這些都是歷程。從兒童發展的概念來看,孩子慢慢成長,這些部分也大都能獲得改善。

當孩子習慣用冷戰解決問題?
孩子內在情緒未被真正處理
莫茲婷所長認為,會採用冷戰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表示內在負面的情緒一直存在著,沒有真正被好好處理,才會一直把對方令他感到不舒服的話語或行為放在心裡,進而不想跟對方產生任何交流互動。

爸媽應適時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同時,讓孩子們彼此都能聽到另一方的想法或感受,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這麼做的目的,並非要求或期待其中某一方道歉,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選擇回應事情的方式,別人想要如何回應是他的選擇與權利,我們所要學習的是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包括讓自己的情緒與想法能適當抒發出來,而非總是憋在心裡面。)

爸媽要扮演好翻譯跟橋樑的角色
莫茲婷所長指出,如果家中的某個孩子習慣採用冷戰的方式與其他孩子互動,爸媽可以先採用以退為進的方式與這個孩子溝通,也就是先了解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想法中不錯的地方(具體說明好在哪邊),接著要告訴孩子,其他人想法不錯的地方(同樣要具體說明好在哪邊)。

爸媽扮演好翻譯跟橋樑的角色十分重要,尤其是不斷去翻譯這個孩子跟其他人的想法,因為有時候孩子之所以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完全不願意接受其孩子的意見,是因為他本身在擷取別人意思的過程中,對其他人有所誤解。

最後,再試著鼓勵孩子想出一個整合折衷(對他好,對別人也好)的方法。

爸媽勿成為改變規則的指揮者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聖心會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杜長齡指出,當孩子採用冷戰的方式進行溝通時,其實是一種看似對其他孩子做出妥協,但自己情緒卻一直ㄍㄧㄥ在那邊的狀態。

孩子表面上可能很瀟灑地接受其他孩子對他說:「如果你不遵守遊戲規則,我們就不想讓你一起玩了。」嘴上回說:「不玩就不玩!」甚至看似接受這樣的結果,起身直接離開現場;然而,他正是因為無法真正接受這樣的結果,才會接著利用冷戰的方式與其他孩子互動,他可能在心裡面想著:「為什麼我不能玩?」「為什麼那麼不公平?」「怎麼都沒有人幫我?如果媽媽知道,一定會幫我。」

杜長齡臨床心理師進一步提醒,此時爸爸媽媽最忌諱出現的狀況就是因為急於安撫孩子的憤怒與不開心,又想讓孩子們全都能和樂共處,就帶著孩子回到事件中,積極介入,當起指揮者或審判官的角色(例如,要求孩子們全部重新擬規則),這樣做,只會讓其他孩子對這個孩子產生更多的憤怒。

有時孩子想妥協,卻不知道有哪些妥協的方法,此時,爸媽的耐心引導與協助格外重要。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認為,爸媽平日也可以善加利用繪本故事與角色扮演的互動遊戲,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好方法。當衝突發生時,爸媽可以告訴孩子(或邀請孩子一起想想看):「為什麼他所提出的想法,其他的孩子不願意採納?」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其他孩子的能力可能還做不到?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當其他人沒有採用他的方式時,並不等同是在拒絕孩子這個人。

尤其當孩子的年紀越小,可能越不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其他人不聽他的,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那麼生氣、挫折,又或者是孩子想妥協,卻根本不知道有哪些妥協的方法,此時,爸媽的耐心引導與協助會變得格外重要。

傳遞生命故事
沒有解答的經驗分享,意想不到的力量!
黃錦敦心理師在《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一書中分享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自身教養經驗,有一回他的兒子采奕和女兒小蔓(妹妹)大吵,女兒若無其事的到一旁安靜的玩玩具,但兒子則一臉鐵青,看得出比平時的生氣還要生氣;對於兒子認為「妹妹許多時候幼稚又不講理」,身為父親的他也無法讓妹妹的幼稚與不講理不再發生,因為這需要時間與等待。

所以,他決定要好好陪伴兒子的情緒海嘯,坐在他的身旁,說了一段自己的故事。

「爸爸小時候,也常跟姑姑吵架,常常吵喔!我還記得好幾次因為這樣被阿嬤拿棍子打」。采奕沒聽過我說這樣的故事,他抬起頭看著我,好像在問我說:「那接下來呢?」

「我其實忘記了那時候都在吵什麼了?我只記得我也常氣得半死。最誇張的是有一次,不知道和你姑姑為了什麼吵了起來,我們兩個都很生氣,但她竟然偷偷的把我放在抽屜裡的日記本撕成一半,我發現時當然氣死了,我就跑到家門口,那裡有一個罐子裡頭養著她在水溝抓到的幾條彩色魚,我就把魚這樣一條一條地抓起來,也把牠們『撕成一半』……。」

采奕聽著到這裡,好像忘記了他自己的事,他皺眉抬頭看著我,那表情好像說著:「老爸,你怎麼可以幹下這種可怕的事!」

我點頭很不好意思的說:「我現在想到也很後悔,真的很對不起那些魚……。」

「這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現在想起來,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做過最蠢的事,但我決定拿出來和兒子分享。」黃錦敦心理師說

說這樣的故事,就有機會跟孩子傳遞許多重要的訊息:「你和妹妹現在會這樣(吵架)並不糟糕,爸爸也曾經那樣。」「你會這麼生氣,爸爸也知道,這不糟糕。」「你看爸爸和姑姑就算以前吵了這麼恐怖的架,我們也是吵了好幾年,但你看到我們現在相處得好好的。」「沒有人會是完美的,但困難是會過去的,這些困難即使一時之間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都無法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爸媽透過分享自己的受困經驗,傳遞宏觀豁達的人生視野給孩子,更藉此讓孩子感受到爸媽與他們是緊緊相連的。

「很特別,好幾次我說了自己小時候的受困故事後,即使孩子問題沒有解決,但卻像是融化般的,他們的內在有一塊就開始移動,然後就不覺得自己糟或別人不好,而能再次撐起自己,展開笑臉,繼續他們的生活。」黃錦敦心理師說。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使與惡魔 的頭像
    天使與惡魔

    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