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方覺得「被攻擊」,對話就結束了

女性:「你這傢夥,明明以前交往的時候是那麼體貼又浪漫的人,怎麼一結婚就突然怠惰了?」
男性:「什麼啊,我明明都有幫忙做家事!」
女性:「哎,這根本是不一樣的事啊!」

一旦成為夫婦,像這類的對話屢見不鮮。

聽到女性這一邊提出的抱怨,男方通常覺得現在的自己被否定、被責備了。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通常女性其實只是單純地希望:「我們多去約會嘛!」、「我們一起找回交往時期的戀愛氣氛嘛!」所以才那樣抱怨。女人就是女人,會對完全不相幹的事情發怒、指桑罵槐地表達不滿;男人就是男人,覺得現在自己一切努力都被否定了,結果,想傳達的心情一點也沒有傳達給對方了解,反而發展成沒有意義的吵架。男女之間的吵架,這種模式十分常見。因此,對於自己此刻的期望或要求,請以不會讓覺得對方「被攻擊」的形式,好好傳達入對方的心裡。這一點,就是避免無意義爭吵的技巧。

別要求男友扮演「父親」的角色

首先,最重要的是,請先自己在心中冷靜判斷:「這件事情,真的是應該向對方表達的「案件」嗎?」什麼都不說就突然情緒大爆發,當然是NG的行為,但若是什麼事都與對方分享、強迫共同承擔情緒,也不是正確的方式。

焦躁不安、心煩意亂的情緒,可分為三種類型:「透過向朋友傾訴可以消解的事情」、「希望男友一定要知道的事情」、「只能靠自己,必須自我消化分解的事情」。

舉例來說,假設妳對於男友過去的風花雪月經歷太多,內心湧現的嫉妒情緒讓妳感到心煩意亂。但是,這種心情即使向男友傾訴,也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吧。如果怨言太多,「妳這樣一再責備我的過去,我也沒辦法啊⋯⋯」搞不好反而會使得男友因而鬱鬱寡歡。這種事情說了也無濟於事,也許自己可能會因為吐苦水而一時心情暢快,但是男人身為被抱怨的一方,可能會從此背負著心理負擔:「自己也無法改變的過去,卻讓女友難過不已⋯⋯」兩人的關係可能因而蒙上陰影也說不定。所以,把內心嫉妒苦惱的情緒告訴男友,並不是上上之策。要向朋友傾訴嗎?如果朋友有可能把妳的心情泄露給男友知道的話,那還是選擇自我消化會比較安全一點。如果妳沒有先在心裡如前述整理過一次,就貿然將情緒丟出來,後果百害而無一利。畢竟,能夠如此寬容大度的男人,一般並不多見啊。注意,請別要求男友扮演一個對妳的情緒全盤接收的「父親」角色。

那麼,請在心中好好地判斷:「這件事情,是不管如何一定要跟男友分享傾訴的嗎?」此時,妳應該做的事情,是寫出一個好的「故事劇本」,而妳自己就是主演該故事的女主角,同時兼任編劇及導演。在情緒上來的時候,學習先暫停一下,不要一股腦兒馬上全部吐出來,深呼吸一口氣,思考一下:目的是什麼?此時對方的狀態如何?應該在什麼時機點說話?對另一半而言,什麼才是有效的溝通方式?要採用什麼樣的態度及說法?好好地寫出屬於妳的劇本。

掌握溝通目的及時機點

特別關鍵的一點是,「選在什麼時機點跟對方說」。

舉例來說好了,在工作中,妳企劃了一個希望獲得上司首肯的提案時,卻選在上司手邊正忙碌而自顧不暇時,要求上司「請看看我的企劃案」,當然也只能得到被拒絕的回應:「我現在沒空看哦!」同樣的道理,若是妳選在男友剛起床還沒清醒、心情不好的時候、工作上失敗鬱卒的那一天、抱怨忙了一整週的那一天⋯⋯,在這些時機點提出意見想要與另一半溝通,對方當然很難做好準備、表現出欣然接受的姿態。

這時候,妳千萬不要這樣想:「明明是男友,卻總是不聽我說話!」想想自己應該也有類似經驗,可能會因為疲憊、身體狀況不好、心情不佳等因素,而沒有辦法以好的狀態來聽別人說話。另一半就是同樣的情況。

針對「希望溝通」的這一點,好好地聚焦重點、寫下劇本。然後,妳就是最佳女主角,跟著劇本上的安排完美演出。同時身兼導演的自己,在心中以「Action」和「Cut」來控制演出節奏。決定臉部的角度、看似沮喪失落的低頭,最後才娓娓道出自己的心事,如果能夠以令玻璃假面都為之驚訝的「表演」(not吵架),應該能夠獲得原作者月影千草老師的讚嘆:「真是後生可畏⋯⋯!」

⋯⋯不小心說得有些誇張了,不過劇本演出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最少一定要掌握到的重點有兩個。「目的是什麼?」、「說出台詞的時機等,妳的演出舞台已經準備OK了嗎?」僅此如此而已。仔細觀察對方狀況之同時,再做溝通交涉,這個才是成熟女性的廬山真面目。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首先在於身教!

沖子女發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容易讓他得頭痛病等各種病。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

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

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對孩子要採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率,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

煩惱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幾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

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1.如果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我們對他批評過多。

2.如果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我們總是挑剔他。

3.如果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我們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4.如果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

6.如果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裏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賬。

7.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我們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如果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13.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我們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我們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從學會無條件的愛自己開始,用一顆平等、尊重、欣賞與接納的心和孩子溝通,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要去探訪友人及賞梅花

可惜沒有開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便開、隨便玩、隨便拍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難得今日103/07有空想來王功走走

看到網路上說漢寶濕地很美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伯鑫醫師是一位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某天看完診後,在他的臉書上寫下這樣的內容:

「今天夜診,碰到兩個家長都遇到親師溝通的問題。

「兩個孩子都是智商比平均還低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也都在吃藥。一個國中生,一個國小中年級。

「國中生那位,班導屢屢誇大孩子的錯誤(例如:不小心掉東西發出聲音,就被寫聯絡簿:『影響其他孩子的受教權!』),還當全班同學面前取笑孩子的身材,事後寫聯絡簿則說:『只是開玩笑,沒有惡意,不要只聽孩子的片面之詞。』

「另一個國小生,則是班導認為一直說謊(犯小錯不敢承認;一會兒說有寫作業,一會兒又說沒寫等等),於是就處罰孩子一個人在隔壁空教室大半天。孩子後來怕到大哭,到現在還是不停摳手,變得犯錯後更不敢說話。

「前一個家長去找輔導老師求助,結果班導隔天在聯絡簿上語帶不滿地指責家長不該找『第三者』傳話。家長說,就是過去的經驗,猜想直接找班導,她不會接受,甚至會有衝突呀。

「後一個家長找資源班老師求助,得到的建議是:『1.轉學;2.自學;3.你要怎樣就怎樣,就不要管了。』隔天班導跟媽媽說:『資源班老師說妳很生氣。』媽媽忍不住問:『資源班老師是在挑撥離間嗎?』」

這位年輕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寫說:「唉,坐在診間聽這些家長不斷抱怨怪獸老師,但也忍不住想,那些老師們會不會也覺得他們是怪獸家長呢?親師溝通愈是不良,往往變成無助與惡性的循環。有孩子愈來愈受挫、退縮,也愈沒被聽到他們的聲音,又該怎麼辦?」


是怎樣的老師,為什麼看待這些不夠「常態」的孩子是如此負面、是一種負擔,最好不要存在自己班上?甚至連嫌惡之心都掩蓋不住了?

而更人著急的是:這樣的情形不是少數。最近的注意力缺失症過度治療的風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些年來,在臺灣,小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傾向愈來愈多。特別的是,這些來到診間尋求治療的孩童,很多是老師建議的。

老師們積極建議父母要帶這些孩子去找醫師,認為他們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希望這些孩子能夠服藥治療。如果家長帶去看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認為嚴重程度仍不符合這個診斷,或是認為雖然符合這診斷但處理重點不應是藥物,老師還會積極暗示家長這醫師不夠經驗,甚至建議另外找某位醫師。

而通常,老師建議的醫師,往往是他們過去經驗中較容易開「利他能」這一類藥物的醫師。其中許多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甚至不是一般精神科醫師,而是小兒科醫師或復建科醫師。

老師們為什麼急著要孩子吃藥?也許有一點效果吧,小孩的活動量可能稍稍減低了。但更重要的是,當孩子被「醫師」下了一個診斷,特別是要求服藥之後,老師的焦慮下降了。

小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傾向愈來愈多,但解決方法難道只有吃藥一途?

老師的焦慮,一來是來自對教室秩序的控制慾,二來則是對這樣的孩子愈來愈忍受不住的感覺,和他身為老師的道德標準有所衝突,潛意識裡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說法來反駁自己良心的不安。

於是,在臺灣,服用「利他能」的小孩,是逐年地愈來愈多,甚至是多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高雄執業的家醫科醫師李佳燕,是一位長期關注婦女和兒童權益問題的社會醫師。她兩三年前就開始關注這問題,忍不住在2013年4月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內政部兒童局張秀鴛局長:

「…我們從多年的家庭醫療診療工作,以及自身與周圍親朋好友遇到的現象,開始關注且非常憂心我們的孩子,在幼稚園、在學校,被老師過度判斷為過動症或注意力缺損的兒童精神疾患。即使只是一般親友聊天,只要我一提起過動兒(這名詞),幾乎到處都有父母跟我說:『我小孩的老師說我小孩就是過動兒!』

「有一回,我到高雄市教師會演講過動兒過度診斷與過度開藥的問題時,有一位老師就說隔壁班一位老師,全班二十幾個小朋友,就有八位轉去看醫師,看完診回來,有六位服藥。

「『過度診斷、過度醫療、過度給藥』,沒錯,這是我們醫療界的通病。但是如果發生在成人身上,至少成人有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看病,要不要繼續服藥的權利。但是,這狀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成了完全無法抗拒看病服藥的無權利個體……。」

李醫師的這一封信,憂心的不只是:「老師不善長班級的經營、醫師的失職」,而是進一步希望讓家長「瞭解孩子的本質與教育的目的」,「讓老師重回教育根本,因材施教」,「跟兒童心智科醫界對話,認識教育現況,認識目前家庭與孩子的生活處境與壓力」……。

雖然不曉得昔日的內政部兒童局局長,而今改制後升格為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是否有任何回應,但李醫師提出來的呼籲,是值得再進一步思考的。


我自己是在1979開始陸續接受兒童精神科的訓練;這訓練,一直持續到1985年左右。當時,國內兒童精神科醫師並不多,帶我們訓練的主要是宋維村、陳映雪、徐澄清、李鶯喬、丘彥南等醫師。

在那個時代,注意力缺失症或過動症的診斷並沒有那麼多,但也不是太少。然而,最大的差別是,那時候,教我們這方面專業的醫師們,從來不認為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方法。他們總是強調如何教父母去帶這些小孩,以及,如何建議老師用不傷孩子自尊的方式來經營班級。

至於用藥,在這樣處理過程下,幾乎是十分不必須用的。

那是一個生活細膩而不匆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樂意去傾聽彼此的聲音,即使是門診負擔沈重的醫師也是如此。

然而,曾幾何時,包括醫師、老師和父母,也包括我們的媒體和一般民眾,這樣細膩關懷的生活態度,卻不知不覺地不見了?

在過去,至少在我成長的時候,老師們彼此之間不是提倡「愛的教育」,甚至還很積極糾正或引導當年日本教育下而相信「斯巴達教育」的家長們?

面對過動症狀學生,老師的傾聽、不傷自尊地帶領,會比一昧建議就醫效果更佳。(廖祐瑲)

當然,在那一個時代,教育並非完全美好,還是有許多不自覺的偏見存在。譬如: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容易受到重視,相反地,成績不好的學生,似乎較容易被視為品德也不夠好的。然而,即便是這樣,教育相關的事務,包括老師和家長,確實是相信「愛的教育」(雖然不全然做到),相信每一個小孩都是值得以抱持著關愛的心態去找到適合他們個別狀態的方法去教育他們。


而現在,父母和老師,又是怎樣看待孩子的呢?

李佳燕醫師結合了許多關心兒童權益的人士,包括兒童文學的幸佳慧等人,提出「給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的口號,成立「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在全省各地辦活動。

為什麼是「罐頭孩子」呢?

我猜想是來自童書《罐頭裡的孩子》。這本由德國兒童文學大師克莉絲汀.內斯特林格(Christine Nostinger,1936生)在1976年創作的作品;後來在1983年也被當時還年輕的導演Claudia Schroder改拍成電影。

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來沒被真正的注意到,因為大人只是在乎小孩究竟是屬於可以讓他們光采的好孩子(像小說裡罐頭工廠所出產的孩子一樣的好),還是讓他們丟臉的壞孩子。然而,在這樣的在乎下,孩子自身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屬於人的部分,卻是不知不覺地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了。

這樣的不存在,日本的社會則是用「透明的存在」來形容。

孩子雖然是生活在家裡或是在學校,但從沒有被父母、老師或其他同學真正地看到、感受到。

所謂真正地感受到,是指他真正地存在:他的想法、他的心情、他的困難、他為什麼要憤怒或撒謊,甚至他為何要表現這麼好……。而這一切,都不見了



孩子只是被當作一種物體、一種工具來看待。父母對小孩不自覺地總是注意著:他是不是一個讓我們光采,至少不丟臉的小孩?老師看他則是:他是不是不帶給我的班級麻煩的小孩?而同學看他就成了:他有沒有什麼值得交換的能力、權力、或金錢?

在日本,不只是教育學家或社會學家討論過「透明的存在」這問題,連小說家也延續這觀念的探討。村上龍1976年出道而獲得當年群像新人文學獎和芥川龍之介賞的傑作《接近無限透明的藍》,這本直到2005年在日本已經賣出350萬本,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現代小說之一,就是在探討小孩子們在大人的世界中,被無情地扭曲了。

「透明的存在」這名詞,甚至也出現在日本的犯罪事件裡。1997年日本神戶市須磨區發生了連續殺人事件,包括死亡的兩人和重傷的三人皆是小學生。犯人手法殘暴,甚至還以「酒鬼薔薇聖斗」自稱,寄出挑戰信,整個日本社會都震驚了。然而事隔多日以後,當整個案情終於水落石出,最教人震驚的是,這個被想像成惡魔一般的兇手,竟是一位平常看不出任何異樣的十四歲少年。

這位犯罪少年在挑戰信中,同時也憤怒地斥責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在信裡許多的威嚇之後寫道:「強迫性的教育造就了我,一個透明的存在。」


且讓我們想想這一次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的鄭捷吧。想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社會中的大人,甚至我們自己:我們真的注意到了旁邊的人的真實存在?

這一次的事件,許多撻伐之聲,乍看是正義的怒吼,但,真的看到鄭捷的存在狀態了嗎?

在這樣滿天的惡魔想像中,十分難能可貴的,東海大學校方發表了一篇值得眾人深思的信。它是寫給東海大學師生的,但我覺得全臺灣都該看看。信中其中的一句話:「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老師,醫師,父母都不是唯一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也都可以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劉國泰攝)

也許,在這樣不幸的時刻,我們應該停下我們的恐懼和憤怒,一起讀讀東海大學的這一封信,也一起讀讀「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發起文章,好好想一想:臺灣究竟要怎麼辦?

「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資訊給家長與主要照顧者,藉此充權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的選擇能力,使其有能力逃脫單一的價值論述。最後目的,除了提供家長一個支持的網絡,也避免孩子成為主流價值與觀點的犧牲者。

老師,醫師,父母都不是唯一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也都可以是影響孩子的關鍵大人。

我們大人以為小孩應該是什麼樣? 我們大人如何教小孩?我們大人對孩子有什麼要求與期待? 我們以為孩子應該被教成會做什麼?該懂什麼?最終長成什麼樣的人?我們開始擔憂現代孩子的教育,恐成為某種形式的罐頭化或機械化的過程。我們的專業如何在孩子身上運作?將孩子的行為,以疾病化的方式去解釋與對待時,這些對孩子、對整個家庭的影響都重大且深遠,如何能不審慎?」

(本文刊於《張老師月刊》六月號,經原作者同意轉載,本文僅反應作者觀點)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家同-不要忽視有害的電玩及網路文章的嚴重性

2014年5月22日 10:05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炭沉香啟示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輕鬆的競爭

即使雙方有共同的利益,人們也往往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競爭優勢效應」,它說明了我們喜歡競爭;心理學家Greenberg也通過堆積木的測試發現,滿5歲的兒童70%會有競爭行為。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晉惠帝好多

晉惠帝名言

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有人把情況報告給晉惠帝,但惠帝卻對報告人說:「沒有飯吃,為甚麼不吃肉粥呢?」

某總統名言
學生怨便當貴,吃不飽。總統說,你需要再多吃ㄧ個便當


***********************************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

「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

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在你我身邊「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

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富小孩不解,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祖辰並不是個案。

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