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啊,要頭腦清楚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常識-常吃的那些美國假冒食品

>  
> 現在一般市售的食品,不加點人工香料、不加點香精就好像跟美味無法畫上同義詞,但是你知道還有更讓你意想不到的驚人內幕嗎? 
> 那就是其實你吃的食物像是起司,巧克力,花生醬等等,其實根本不包掛括這些成分,都是用人工香料製造出來的。現在,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食物,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 不是起司的起司

> 合成起司是和製作乾酪同樣流行的藝術。各種各樣的品牌都生產合成起司,但這當中的經典之作是Easy 
> Cheese。這種「巴氏殺菌奶酪點心」充滿了填充劑、油和乳化劑。這些成分實在是和起司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政府說客們試圖迫使卡夫(Kraft) 將他們的奶酪產品稱為「經過防腐處理的起司」——但是據《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Cheese of the World》稱,政府最後通過了「加工起司」的名稱。

> 主要成分:乳清、Cheddar奶酪(牛奶、奶酪菌、鹽、脢)、菜籽油、牛奶濃縮蛋白、乳清濃縮蛋白、牛奶、包含少於2%的檸檬酸鈉、磷酸鈉鹽、磷酸氫鈣、乳酸、海藻酸鈉、自溶酵母提取物、山梨酸作為防腐劑、奶酪發酵劑、脢、apocarotenal(色素)、annatto (色素)。





> 不是美乃滋的美乃滋(蛋黃醬)

> 這個白色的調味品實際上不符合官方對「美乃滋「的定義,因為美乃滋要求至少含有65%的植物油。那麼實際上你得到的是什麼呢?——「調味料」。

> 主要成分:水、大豆油、醋、高果糖玉米糖漿、改良性玉米澱粉、糖、雞蛋、鹽、天然香料、芥末粉、山梨酸鉀(防腐劑)、辣椒、香料、大蒜。 






> 不是香草的香草

> 在Nilla Wafers的成分表裏實際上沒有香草。那麼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自然和人造香料」。那麼這些是哪來的?光看標籤可不會告訴你。

> 主要成分:原色強化麵粉(小麥粉、煙酸、還原鐵、硝酸硫胺(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葉酸)、糖、大豆油、高果糖玉米糖漿、部分氫化棉籽油、乳清(從牛奶)、雞蛋、天然和人造香料、鹽、酵母(小蘇打和/或鈣、磷酸鹽)、乳化劑(單-和雙甘酯、大豆卵磷脂)。



> 不是巧克力的巧克力

> 巧克力餅乾,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的名字都需要引起你的注意。看到巧克力味餅乾。為什麼叫它「味」?卻被稱為巧克力,FDA要求它含有可可奶油,而這些使用了便宜的植物油作為替代品。是的——這部分氫化的棕櫚仁油就是反式脂肪。所以想要吃到真正的巧克力餅乾還是最好自己烤。

> 主要成分:漂白的強化麵粉(小麥粉、煙酸、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一硝酸鹽)、糖、巧克力口味片(糖、部分氫化的棕櫚仁油、可可、可可堿處理、葡萄糖、大豆卵磷脂)、部分氫化大豆和/或棉花籽油、水、含有2%或更少的:糖蜜、小麥分離蛋白、發酵粉(小蘇打、磷酸鋁鈉)、鹽、雞蛋、人工香精、脫脂牛奶。




> 不是奶油的奶油

>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餅乾,不管你相信與否,是"素"食 —— 
> 這對動物其實很不錯,但對任何期待中間那層奶油的人來說,很令人噁心。那白色的東西——他們稱之為 cream 
> ——是一個由菜籽油、人工香精、糖、和其他可疑的成分組成的混合物。遺憾的是,原料表的最後一個成分才是巧克力。
> 主要成分:白砂糖、原色的強化麵粉(小麥粉、煙酸、還原鐵、硝酸硫胺(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葉酸)、高油酸菜籽油、和/或棕櫚油、和/或菜籽油、可可(經堿處理)、高果糖玉米糖漿、發酵劑(小蘇打和/或磷酸氫鈣)、玉米澱粉、鹽、大豆卵磷脂、香草醛—人工香精、巧克力。





> 不是焦糖的焦糖

> 焦糖糖漿不論是看起來還是嘗起來都很像焦糖,但工業焦糖和你在家用糖熬出來的焦糖完全是兩碼事。一些「焦糖色」是用氨(加州甚至添加複合物來合成)處理,這是其已知致癌物中的一個。公司沒有透露他們在焦糖色裏是否使用了氨,所以想要吃焦糖還是自己做比較安心。

> 主要成分: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加糖濃縮脫脂牛奶(脫脂牛奶和糖)、水、含有2%或更少的:磷酸氫二鈉、檸檬酸鈉、食鹽、人造香料、焦糖色、黃原膠、人工色素(黃色6號、黃色5號)。 




> 不是打發奶油的打發奶油

> 當你看到這個蓬鬆的食物時你可能會不禁想(有時在你吃之前,但更多是在吃完後):「等等,那是什麼東西?」 
> 真正的人造奶油是一個現代奇跡,但很有爭議性的「食品」。除了奇跡,還有什麼詞可以更好地解釋這種用14種配料製造出的空氣般輕盈的質地?
> 主要成分:水、氫化植物油(椰子和棕櫚仁油)、高果糖玉米糖漿、脫脂牛奶、淡奶油、包含少於2%的:酪蛋白酸鈉、自然和人工香精、黃原膠和瓜爾豆膠、聚山梨醇酯6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β-胡蘿蔔素(色素)






> 不是花生醬的花生醬

> 「花生味道的糖油」,你幾乎無法從名字看出來這是什麼,但其實從花生醬的成份來說,它的名稱就應該是如此,這東西含有兩種以上不應該存在的添加糖,還有部分氫化的油(反式脂肪)。

> 主要成分:Peanut butter 烤花生、糖、氫化植物油(棉籽和葡萄籽)、糖漿、鹽、部分氫化的棉籽油、糖、蜂蜜。




> 不是冰淇淋的冰淇淋

> 以前的冰淇淋早就消失了。根據紐約時報這一令人沮喪的文章《失去的冰淇淋》一說,現在我們被迫挖出來的那一滿勺冷凍奶製品甜點在法律上就不能被稱為冰淇淋,因為它們沒有含有至少10%的牛奶脂肪。


> 主要成分:牛奶、糖、玉米糖漿、奶油、乳清、單和雙甘酯、角豆膠、瓜爾豆膠、卡拉膠、天然香料、annatto 
> (色素)、維生素A棕櫚酸酯、塔拉膠。



> 不是雞蛋的雞蛋

> 雞蛋只是一種成分,但是要替代它則需要用20種。值得慶幸的是,雞蛋在成分列表為首,但從那之後開始走下坡路:緊跟著的下一個成分就是「天然香料」的專有混合物,被用來模仿蛋的味道。

> 主要成分:雞蛋白(99%)、以下成分少於1%:天然香料、色素(包括β-
> 胡蘿蔔素)、香料、鹽、洋蔥粉、蔬菜膠(黃原膠、瓜爾豆膠)。維生素和礦物質:鈣(硫酸鹽)、鐵(磷酸鐵)、維生素E(α-生育酚醋酸酯)、鋅(硫酸鹽)、泛酸鈣、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1(硝酸硫胺)、維生素B6(鹽酸比哆醇)、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D3、生物素。



> 不是奶油的奶油

> 把這個放在爆米花上,就會馬上有人相信它不是奶油。 「奶油」噴霧就像它表現出來的那樣是人造的。

> 主要成分:水、大豆油、鹽、甜奶油酪、黃原膠、大豆卵磷脂、聚山梨醇酯60、乳酸、防腐劑(山梨酸鉀,EDTA二鈉鈣)、天然和人造香料、棕櫚酸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色素)。




> 不是馬鈴薯的馬鈴薯

> 盒裝馬鈴薯,其第一成分,謝天謝地,是馬鈴薯(正確的說,是脫水馬鈴薯粉)。但是,他們還添加了防腐劑、乳化劑、調味劑甚至反式脂肪。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真」馬鈴薯。

> 主要成分:馬鈴薯片(亞硫酸氫鈉,BHA,檸檬酸用來保持顏色和味道),含有2%或更低:單甘酯,部分氫化的棉子油,天然香料,酸式焦磷酸鈉,奶油。



> 不是巧克力牛奶的巧克力牛奶

> 仔細看,其實在你手裏的那是巧克力飲料而不是巧克力牛奶。實際上它們並不包含任何液態牛奶,但它確實有一些部分氫化的大豆油,其實說穿了這就是反式脂肪。

> 主要成分:水、高果糖玉米糖漿、乳清(來自牛奶)、糖、玉米糖漿固形物、可可(堿處理)、部分氫化的大豆油、酪蛋白酸鈉(牛奶)、脫脂奶粉、鹽、磷酸三鈣、磷酸鉀、黃原膠、瓜爾豆膠、天然和人造香料、大豆卵磷脂、單和雙甘酯、維生素A棕櫚酸酯、煙醯胺(維生素B3)、維生素D3、核黃素(維生素B2)



> 不是柳橙汁的柳橙汁

> 看看每瓶柳橙汁裏面都有什麼吧!高果糖玉米糖漿、不到2%的濃縮橙汁、橘子汁、蘋果汁、檸檬汁和柚子汁。濃縮果汁基本上都是糖漿,它們通常添加到飲料和食品當中作為額外的甜味劑。

> 主要成分:水、高果糖玉米糖漿、含有2%或更少:濃縮果汁(橙、橘子、蘋果、檸檬、葡萄柚)、檸檬酸、抗壞血酸(維生素C)、β-
> 胡蘿蔔素、硫胺鹽酸鹽(維生素B1)、天然香料、食用變性澱粉、菜籽油、纖維素膠、黃原膠、六偏磷酸鈉、苯甲酸鈉(防腐劑)、黃色5號、黃色6 號。



> 不是楓糖漿的楓糖漿

> 在把它倒在你的鬆餅上之前,先看看你的糖漿吧!你很可能不會找到任何接近楓糖漿的東西,但你會發現大量的玉米糖漿和人工香精。用這個,實際上是為你的鬆餅裹上了一層六聚偏磷酸鈉(分散劑)。

> 主要成分: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水、纖維素膠、焦糖色、鹽、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防腐劑)、人工和天然風味、六聚偏磷酸鈉。


> 不是藍莓的藍莓醬

> 什麼是與假楓糖漿的最佳搭配?當然是不夠真的鬆餅。盒子上的小字寫著「還有仿真藍莓」,你會非常希望知道「仿真」水果是怎麼做出來的。秘密就是:一些葡萄糖、分餾棕櫚仁油、麵粉、檸檬酸、纖維素膠、麥芽糊精、人工香精、兩種藍色色素,一點紅色色素,然後你就得到了仿真藍莓。

> 主要成分:漂白麵粉(麵粉、煙酸、還原鐵、單硝酸異山梨酯硫胺素、核黃素、葉酸、可能含有麥芽粉)、仿藍莓(右旋糖、分提的棕櫚仁油、強化麵粉[麵粉、煙酸、還原鐵、單硝酸異山梨酯硫胺素、核黃素、葉酸]、檸檬酸、麥芽糖糊精、纖維素膠、人工香精、紅色40號、藍色1號、藍色2號)、糖、大豆粉、發酵劑(碳酸氫鈉,磷酸二氫鈣,硫酸鋁鈉)、菜籽油或豆油、右旋糖、鹽、單甘油二酯、瓜爾膠、人工香精。



> 不是培根的培根

> 想知道培根碎裏是什麼嗎?當然不是培根。Bac’n Pieces TM(即假培根)有12種配料,你根本無法知道那些脆脆的東西是怎麼來的。

> 主要成分:大豆粉Textured soy 
> flour、菜籽油、鹽、焦糖色、麥芽糊精、自然和人工香精、乳酸、酵母提取物、肌甘酸二鈉和鳥甘酸二鈉(調味劑)、FD&C 紅色40號。



> 不是檸檬水的檸檬水(Lemonade)

> 就算沒有檸檬,你仍然可以做出檸檬水。他們混合檸檬水的配料表中一個檸檬也沒有,但是卻添加很多其他的東西,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像食用色素中的黃色5號那樣表現出夏天的顏色。


> 主要成分:糖、果糖、檸檬酸、含有小於2%的麥芽糊精、天然香料、抗壞血酸(維生素C)、酸式焦磷酸鈉、檸檬酸鈉、氧化鎂、氧化鈣、富馬酸鹽、大豆卵磷脂、人工香精、黃色5號、生育酚(維生素E防腐)。有大豆成分。 



> 不是茶的茶

> 茶=茶葉+水。這是地球上最簡單的配方,但食品公司卻似乎常常忽視他們正在煮泡著的東西。SoBe,PepsiCo將11種成分塞進了他們的綠茶配方,當中至少有5種詭異的提取物。總結一下,這個就是含有21克糖的、被叫做綠茶但是不含一丁點綠茶的飲料。

> 主要成分:蒸餾水、糖、天然香料、檸檬酸、抗壞血酸(維生素C)、綠茶提取物、焦糖色、甜菊糖(純化的甜葉菊提取物)、瓜籽提取物、人參根提取物、玫瑰提取物。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感冒秘方
> 要早晨食用哦~最近天氣冷~保重身體哦!!


> 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他每天早晨含薑,已堅持15年。15年來不但沒有患過感冒,原有的膽結石、腎結石也都好了。
> 這個老人堅持天天早晨含薑,從不間斷,外出旅遊也帶上生薑,至今已有15年了,在他身上出現3個奇蹟:


> 一是不得感冒了。 
 

> 自從含薑至今,他沒有患過一次感冒,偶爾有一點感冒的跡象,喝點薑茶睡一覺就沒事了,治好了他過去最頭痛的感冒病。這位老人說,含薑一定要在早上,晚上絕不能這樣做。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蔘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上吃薑有益,晚上吃薑有害)。」


> 二是治好了膽結石。 


> 這位老人幾年前體檢時,發現肝左葉膽管結石0.8* 
> 0.2厘米,他從未吃過醫治膽結石的任何藥物,只是堅持每天早上含薑,今年再體檢時,膽囊未見異常。據他講,早晨含薑,膽結石、腎結石都可以治好。


> 三是肝功能全部正常了。 


> 他從1998年至2002年連續5年做「二對半」檢查,有2項陽性。今年體檢時,乙肝病毒、檢查「二對半」全部陰性。

> 據這位老人介紹,含薑的方法是:將生薑割去皮(薑皮屬涼性),每天切4、5片生薑(切的像厚紙一樣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內。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開水,再用開水沖到盛有薑片的碗中消毒處理,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裡慢慢咀嚼,含10至30分鐘,將薑片咬爛,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 看似普通的生薑,的確具有某些神奇的功效。相傳在一個偏僻的村莊,一個村民幹完農活出過一身大汗後,突然患了病,渾身發燒、頭痛、無力、處於昏迷狀態,家人非常著急。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農煮了半碗湯讓病人喝下,誰知,後半夜病人出了一身大汗,病竟好了。 醫生解釋說,生薑中的有效成份能減慢脂肪食物氧化變質的速度,還能減少老人斑的產生,延緩衰老的出現。因此,民間有:「晨吃三片薑,賽過人蔘湯」之說。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專家提醒喝豆漿有七忌

 

豆漿是一種老幼皆宜、價廉質優的液態營養品,它所含的鐵元素是牛奶的6倍,所含的蛋白質雖不如牛奶高,但在人體內的吸收率可達到85%,因此有人稱豆漿為“植物牛奶”。清晨,喝一碗豆漿吃幾個小籠包子,這種傳統的吃法既方便又營養,可有時候,喝了豆漿肚子疼的事時有發生,甚至與“食物中毒”聯繫起來。
豆漿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贏在起跑點 到底好不好?

北歐教育標榜不分類、不排行;而東方則「揚優批劣」。從小教導小孩如何「打敗他人」,他將來就一定傑出嗎?

一個飄著濛濛細雪的北國十二月午後,我和芬蘭朋友馬提.諾尤能(Matti Nojonen)約好碰面,他是芬蘭的國際經濟學者,但他不僅是把《孫子兵法》翻譯成了芬蘭文,最近又譯了另一本中華古典兵法上的奇書《詭道》;看樣子, 馬提可真是現代漢學家的奇葩,專挑奇趣古籍入手,卻又卓然有成。

馬提是芬蘭幾位亞洲與中文通的一位,會讀、會寫繁體字,也待過亞洲不同地方好幾年,所以我這次去向他辭行,順便送了一本自己寫的書《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給他。 於是,那天,變成了芬蘭教育、兵陣戰法、東西方文化與教育概念的對談。

馬提有個十四歲國中二年級的兒子,所以談起教育,一點都不生澀,就像許多為人父母一般,他有每日親身體驗的 第一手觀察心得,和對於什麼是妥善教育之道的終極關懷。在閒聊之際,我跟他提起以前女兒在台灣念過小一上,雖然只念了四個月,但也經歷了每個週末都有功課學習單,而老師會在每週一上午選出兩份學習單張貼在教室外的牆上;事隔了六年,大女兒對這件事仍舊印象深刻,也很在意老師為什麼總是挑選某一位女同學的作 品。

馬提聽得興致勃勃,卻也心有所感的搶著分享他的經驗:「這個我曉得。你知道我以前待過上海和青島,那時候我兒子才四歲,因為青島不像上海,當時還沒有什麼真正國際性質的幼稚園,所以我兒子就讀了當地的幼稚園。」講到這裡,這位芬蘭爸爸的臉上,開始出現想笑卻又有點忍俊不住的表情。

東西敎育觀念 差很多

「在那個幼兒園教畫畫,就是老師要小孩子坐好看著白板上一棵蘋果樹,沒有著色的樹,接著老師要大家攤開手上那一張影印紙的蘋果樹,完全一筆一畫按照老師的畫法和色彩來做。老師說:來,把蘋果塗成紅色,把綠色用在葉子上,把樹幹塗上咖啡色……」

「妳想想,這樣的教法,我那四歲的兒子,怎會乖乖照著老師說的去做呢?他當然是大筆大筆地自己開心亂塗鬼畫啊!」

「所以有一次,我到學校看到幾幅不同孩子的畫作,被高高掛在走廊牆上,但我走遍了整個迴廊之後,找到老師就問,我兒子的作品呢?老師沒說什麼,帶我走到教室角落的抽屜櫃,彎下腰去拉出最底層的抽屜,委婉輕聲地對我說:你孩子的畫,在這裡。」我們同時爆出一陣大笑!

馬提說他當時卻是臉色大變,質問老師說:「為什麼?!」老師回答,「馬提先生,因為您的孩子,一點才能也沒有啊!」這時候馬提可火冒三丈了,校方急忙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下週會有訪客來參觀學校啊!

從一幅畫 看平等概念

他說到這裡,我們又笑翻了天;一個孩子的才能、兒童的心理發展和一所學校的「榮耀」,竟然也可以糾葛成這樣 複雜。馬提用手直指著右腦說:「妳想想看,這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啊!」我一邊笑一邊點頭稱是,在東西文化間跨越搬遷,我怎會不明瞭這其中的概念差 異和實質傷害呢?

我趕忙問馬提說,你不是付了外國人等級的園所費用嗎?他說:「對啊,對外國人收費就是那樣貴!所以我很生氣的跟學校說,如果你們再不貼上我兒子的畫,我即刻辦退學!」

「隔天,我一到學校,就看到兒子的畫作總算貼在走廊上了,心安了不少。但走近仔細一瞧,老師竟然在他畫畫的右下角上寫著:這是外國人畫的。」我這次不僅笑翻了天,還笑到肚子都疼了。

隨後我又談到,在台灣仍有不少國中老師在發考卷的時候,是叫著說某某某幾分,很棒;某某某幾分,太差了,這就是不用功,不努力讀書的後果。

馬提又忍不住要插話,他急忙跟我說:「哦,對了,我兒子在青島時,要是那位老師眼中畫得最好的學生,就會到全班前面去高高舉起畫作,老師叫全班拍手鼓掌,被表揚的孩子,臉上當然是充滿著光采與笑容。可是,對於老師認為畫得不好的學生,卻要學生到全班面前把畫掛在胸口,讓全班小朋友用手指指著說:你很差,你不 行!」

平等與尊重 是基本人權

現在換我張大著眼,驚訝問著,那您兒子呢?馬提還有點忿忿不平的說:「我兒子當然不用啊!我警告過老師,我 怎麼可能讓這樣的教育方式,用在我孩子的身上呢?這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有多深啊!」他笑罵了好一會兒,雖然這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但芬蘭爸爸對他兒子成長所 付出的憂心和努力,仍然在他記憶最深處。 我認識馬提好幾年了,從來沒有一次聊得如此開懷。但這回不是以國際關係與經濟學者身分和我對話,卻是以一位父親和教育觀察者,談著自身和家庭經歷過的跨文化差異。我和來自北極圈拉普蘭的他,當然又繼續述說著更多的孩子教育經,和我們在東西方旅居的生命體驗。

學校教育有時候造成的傷害,對許多孩子來說,會是一輩子的刻痕。從北歐的「平等與尊重」基本人權觀點來說, 在孩子半大不小的時候,就去「分類」他們是很不應該的,尤其還是以體制強加分類之後,讓同班學生或社會大眾,去進一步加深不公平分類的刺傷。即便北歐的孩子們已經到了國、高中,甚至大學階段了,這樣的公開分類、公開表張或羞辱的教學方式,也不會出現。芬蘭一位教育和公衛界的專家克麗絲丁娜 (Kristiina Poikajarvi),也說了和馬提一樣的專業看法,把學生公開分類和指名道姓的公開宣告成績,以及隨之而來的責備,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是一種莫大的 傷害啊。

孩子作品 不標舉最好或最差

在芬蘭,只要走進學校的教室走廊,看到的是所有孩子的畫作、故事或是習作等,它們全部都被高高的掛在廊壁或是教室裡,不論是教室的牆外、牆內,總是有一整片全班學生各自畫出來的作品,張貼出來,既不標舉什麼最佳,也不會去說誰是最差的。

每當我看到這樣全班一起陳列出來的方式,總是不免要多看好幾眼,不僅心底會產生許多的驚喜、悸動,我很喜歡從孩子的畫作中看到不同的筆觸,它們讓我遇見了每 個孩子的性格:粗獷、細膩、灑脫,有的極盡求完美,有的兩三筆的小小畢卡索。這是孩子們大顯身手、自我發揮的時候,老師不以自身的大人思維去妄加評斷、不 亂下「指導棋」,而是將所有孩子的作品掛上牆去。這成了一種最基本的鼓勵,也讓孩子在有機會一一瀏覽同學畫作時,心中自然產生一把衡量的尺,他們會逐漸去 學會了解、欣賞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從而學會尊重他人。

不在孩子小的時候,施予不必要的成人思維框架,讓每個孩子都只能被引導、被動的陷入固定的模子和師長的看法裡。體制以為只有那樣畫是對的,以為只有那樣的筆觸是好的……但是,誰說這些一定是對的呢?

如果你能看到每個孩子的特質,那標準答案一定不會只有一種;創意思維的開拓,來自欣賞與包容,不是依循著某一類的框架去模仿。赫爾辛基一所中小學教室外的走 道上,學生把所有同班同學的畫作,巧妙的製作成一張龐大的壁報,他們玩得開心,卻也在旁邊寫上了幾句自娛娛人的話:「我們貼上了最好的作品,但我們也貼上 還可以更好的作品。」

從作品陳列 學會多元與包容

當大家的創意作品一一展現時,不論年齡大小,就成了一種最佳的包容與多元學習過程的開始。雖然人生到了成年 階段,是會面對一些同儕競賽的壓力,但是在基礎教育中,過度去強調這些競爭,然後以成人所認為的教學方式,去從稚齡孩子身上教導如何「打敗他人、贏在起跑 點」,對不對?好不好?

有時我們是否該停下來想一想,這樣的教育概念,是否妨礙了一個人的正常心態發展?是不是以太過功利的方式,扭曲了教育 下一代成長的過程?會不會使資質優異的孩子,反而恃寵而驕,無法真正了解周遭同學或成長之後的廣大社會裡,其實還存在著大多數居於弱勢,而更需要關懷的人 們。

兒童心理學與教養成長的各個面向,在北歐諸國總是小心翼翼的處理著。 北歐各國所標榜不分類、不排行、重合作、講尊重的精神,對於多年來已經習於競爭心態與標榜優異教育的其他地區,恐怕一時三刻還無法完全領會;但這樣的社會與教育模式,卻讓我這幾年不斷受到衝擊,提供了我另一個不同的思考方向;這是我在北歐幾年來,最大的人生收穫。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首創GPS在全球首創台灣故事!
  
台灣航電董事長高民環,以一個南投竹山公務員之子,變成全球富豪,身價514億元,他的秘訣就來自於根本」 二字。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天使與惡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