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坦懷,更不追憶」,不追憶就是心的念頭停止了,不會想過去,也不會想未來。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來,這話意思很深,就是活在當下。
古人有公案,出家人遇到一個老婆婆,大概是賣點心的,出家人化緣,向她化一點點心。這個老太太很厲害,《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你點哪個心?你能說得出來,我供養你;說不出來,那別怪我,我不供養你。這個法師大概沒開悟,也沒辦法回答,人家不供養他。
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時間從哪裡出來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頭生出來的。離開妄想分別之後,時間了不可得,就在當下,這一念就對了。不但時間不可得,空間也不可得。時間不可得,沒有前後;空間不可得,沒有來去,就是沒有遠近。佛在《楞嚴經》上說的,一切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隨處也就是當處,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這個話也被今天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他們的報告裡面講這個念頭,念頭從哪來的,他們發現了,念頭突然蹦出來,沒有理由,找不到原因,突然蹦出來,但是立刻就消失、就不見了。這個現象他們觀察到了,不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念頭如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的相分亦如是。相分知道它的原因,是見分變現出來的。但是見分是什麼原因,他還沒有找出來。
佛講得很清楚,見分是從阿賴耶的業相變現出來的。那個業相是什麼?業相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是業相,從業相變成轉相,從轉相變成境界相。只要是有生有滅全都是假的,真的是不生不滅。所以阿賴耶的三細相都不是真的,那是一切虛妄的根本。這些虛妄都是以自性為基礎,它才能現相;沒有自性,它就沒法子變,它變不出來了。這就是妄中有真,真中有妄,一定把真妄搞清楚,要與真相應,不能與妄相應,與真相應是智慧,與妄相應是煩惱。這樣你就能夠把它活學活用,用在生活裡頭,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用在工作上,這才叫菩薩道、菩薩行。菩薩道、菩薩行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妙極了!
你看敦煌的壁畫,我是沒去看過,但是看到很多照片。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經說法,空中天人唱歌跳舞,這就顯示活潑,並不是很嚴肅的,它有歌有舞。那個歌舞表演也是佛法,什麼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法,那麼樣的自在、那麼樣的活潑,一點都不呆板。所以這個地方,平心坦懷,更不追憶。追憶,追是想過去,憶是想未來,想過去是妄想,想未來也是妄想,全是妄想。菩薩怎麼?菩薩沒有妄想,這個厲害。沒有妄想,全是智慧。智慧裡頭夾雜一點點妄想,全都變成妄想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八二集) 2012/6/16 淨空法師主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