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之障礙
無垢興尊者論中有別說八無暇:
一、對愛起貪,對仇起瞋,縱學佛法,終難成辦。
二、愚癡無慧,不能深入法義。
三、見戒不合,與佛法相背。蓮花生大士初入藏中云:“西藏見是龍樹,而戒不是,見戒相反,背道而馳。”
四、修學不精進。
五、雖修而感應未孚,病及違緣,不知懺悔,反疑佛法。
六、願修學而自無主宰。
七、因緣不具,勉強學佛,不為解脫輪回,或為其他,不正無暇,且造業也。
八、出家持戒清淨,但未知如法修行,而大德自詡,希圖名聞利養。
又說:
一、不和合伴侶,不思利他。
二、性劣,雖遇善知識,剛強難化。
三、於惡道及此世苦,不起恐怖心,不思救濟,厭離心弱也。
四、于諸大德(如:蓮師、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士等)言教,無尊重信仰心。
五、三毒增上,三門(身、口、意三業)不清淨與佛法相背。
六、於大法不知勝妙,無希求心。
七、受戒不護,破犯無慚。
八、破犯密戒,不發露懺悔。
具足十圓滿,離開八無暇等,方為難得之人身,當時時觀察思惟,如已圓滿遠離,應生欣幸,精進修學,即身成辦,若未離開,當清淨三門,勵令無失。不然者,縱遇善知識,開示修學,亦無義利,以在無暇中,終不免為修學之障難也。
全站熱搜